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警惕你的血管可能藏着这些雷广州日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能根治么 http://m.39.net/disease/a_5602607.html

如果是脸上长出一颗痣、一块明显的斑,很多人都会在意。但你可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因素的改变,你的血管里也可能长出“斑”来、形成血栓,或者发生狭窄、扩张或曲张,虽然不像脸上的变化那么显示易见,时长日久也可能存在各种健康隐患。

近日,健康有约团队邀请广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王海洋教授上线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微课,跟大家分享如何及早发现、防治这些隐患。

本期,有约君将王教授干货满满的分享整理出来,跟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如何远离颈动脉斑块导致的狭窄,以及下肢动脉阻塞和下肢静脉曲张等常见的血管疾病——

视频回顾点这里

颈动脉有“雷”中风风险大

提起脑卒中或者俗称的“中风”大家都不陌生,对其造成的失语、偏瘫等危害很多人都有所耳闻。为何会出现脑中风、日常该如何预防?

“其实它跟颈动脉斑块狭窄密切相关。”王海洋教授指出,颈动脉斑块是一类有很大“群众基础”的血管疾病。

有调查显示,我国年龄40岁以上的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超过40%;45岁以上人群中,确诊为脑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例,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接近80%;而60岁以上的人群多多少少都存在有这种小斑块。

老伯颈动脉堵剩一条缝

前不久,王海洋教授团队接诊了一位有着十几年糖尿病史的71岁的雷伯(化名),他在老家确诊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越来越沉重,走路疼痛难忍,想到广医一院血管外科来寻求手术治疗。

考虑到他已经71岁,下肢动脉血管闭塞了,平时除了腿疼之外,还经常头晕、头昏、易疲劳。王教授建议他颈动脉也应该“排排雷”,于是为他做了颈动脉彩超。果不其然,结果显示他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右侧堵了一半,更严重的是左侧管腔最狭窄处残余管腔不到25%,仅剩一条缝隙!

9种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斑块相关

“颈动脉斑块形成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关系密切,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会加速血管内皮损伤。”据王海洋教授介绍,在一项针对颈动脉斑块危险因素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纳入年-年76项相关性研究,涉及名参与者,结果显示:包括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吸烟、代谢综合征、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在内的9种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斑块的存在有显著相关性。

“颈动脉主要负责脑部供血,而斑块堵塞血管,可导致脑供血不足、脑部缺氧,进而可能会出现一系列脑缺血症状。”王教授提醒:如果头昏、短时间视力丧失、一侧肢体活动不灵、语言障碍等,要警惕颈动脉狭窄问题,医院做筛查。

结合上面提到的9种危险因素,他建议,60岁以上的人群,或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得过脑卒中、有糖尿病风险人群和吸烟、超重、肥胖等高风险人群每年最好定期筛查颈动脉,发现有斑块狭窄及早治疗,远离脑卒中。

查出颈动脉斑块怎么办?

“一般来说,颈动脉斑块越大、狭窄程度越严重越危险。”王教授分析说,对于颈动脉斑块狭窄50%以下的患者,无缺血性脑卒中症状,血脂在正常范围以内,可根据斑块的稳定性和用药的风险效益比个体化考虑是否选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但对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或斑块伴狭窄50%以上者,无缺血性脑卒中症状,无论血脂是否异常,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另外,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饮酒等相关危险因素还要积极干预,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但如果颈动脉斑块狭窄超过70%,或者狭窄超过50%、伴有临床症状,就应考虑积极进行介入或者手术治疗。

目前,临床上可采用微创的“无支架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这种术式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少,而且费用相对较低,被国内外称为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脑梗死的‘金标准’。”王教授介绍说,雷伯接受的就是这种术式。手术时,医生从他的颈动脉取一条两公分小切口进去,用特殊工具一点一点剥去血管内壁上的斑块,顺利将斑块完全取出之后,还利用一块小补片为他进行血管修补,将管腔扩大,这样可以保证日后血流更加畅通无阻,降低复发率。

手术当天,雷伯很快就清醒了,他说仿佛做了一场梦,睡醒之后感觉很好。因为颈动脉狭窄的问题解决了,脑部供血足,不再感觉昏昏沉沉的了。

“对于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首选,费用更低,安全性更高,复发率相对较低,而且可以避免很多因支架带来的后续问题。”王教授团队曾为90多岁高龄的患者成功做过这项手术,“实在需要手术的老人家,其实不用太过担心。”

腿脚疼痛走不动

排查下肢动脉“雷”

有句话说“人老腿先老”,有不少老人对于腿部疼痛、走不动都比较悲观,认为是无法避免的正常老化。其实这也有误区。在血管病的大家族里,有一种常见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可出现类似的腿部症状。

上面提到的雷伯,最初就是因下肢动脉血管闭塞到广医一院就诊的。

“这种病早期常表现为腿部发凉、麻木,肌肉抽筋等。”王海洋教授指出,由于这些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所以常会被误认为是老年人缺钙或是腰椎、关节出问题,或以为是风湿、痛风导致,延误了治疗。

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下肢动脉血管闭塞早期可表现为双脚发麻、发冷,疼痛,中期出现间隔性跛行、静息痛,走不动路,发展到后期严重者脚溃烂、发黑甚至可能面临截肢。他提醒,出现以上症医院的血管外科或者介入科检查确诊。

“其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王教授提醒,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超重/肥胖、缺乏运动等六大风险因素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有直接关系。所以,老人出现腿部疼痛、走不动,除了做骨科、风湿病排查外,建议也要排查是否存在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引起的缺血性导致腿疼。

他分析说,这类缺血性引起的腿部疾病,除了有疼痛感,还伴有下肢温度明显降低;由于下肢动脉堵塞了,足背动脉搏动不正常;另外,由于动脉堵塞造成下肢血液供应不足,走路时间越长腿可能越疼。而腰椎、关节病导致的腿痛,通过改变体位可使症状减轻或缓解,同时肢体动脉搏动正常,比较好鉴别。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王教授强调,像雷伯一样,因下肢动脉血管闭塞来就诊,结合他的病史同时排查出颈动脉狭窄。所以,建议查出有某方面动脉硬化疾病的老年人做全身动脉血管筛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疾病防治。

“蚯蚓腿”长期不干预

小心演变成“老烂腿”

提起下肢血管疾病,还有另一种常见病——下肢静脉曲张,“蚯蚓腿”就是其典型症状。出现这种症状,很多人可能觉得只是不好看而已,认为不痛不痒,随它去不用理会。

“这是误解。‘蚯蚓腿’长期不干预,有可能演变成‘老烂腿’。我们团队就曾接诊过这么一个病例。”王海洋教授介绍说,前段时间,他接诊过一位62岁的阿姨。据她反映,四十年前就发现自己右下肢有静脉曲张,特别是小腿越来越明显,长时间站立会有酸胀感。

因为没影响到生活,她一直没有就医干预。最近几年,她感觉到右腿越来越沉,走路也没有什么力气。以为是年纪大了,也没当回事,医院看皮肤科,开点药擦。

去年,瘙痒感明显加重了,医院开药膏,但擦了似乎没什么用,依然奇痒无比。她忍不住用手抓挠,把皮肤都抓烂了,导致右下肢小腿反复溃疡,而且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实在拖不下去了,她才找到广医一院血管外科求助。

“根据严重程度,静脉曲张可以分为六个等级,她已经发展到第五接近第六期了,静脉回流障碍导致血液中代谢的废物淤积在下肢,产生瘙痒疼痛感,如果不解决这个源头的问题,溃疡是难以愈合的。”王教授解释说。

根据不同的严重程度

下肢静脉曲张可分六个等级:

第一期:蜘蛛丝微细血管

第二期:典型静脉曲张血管

第三期:下肢或足踝水肿

第四期:下肢或足踝皮肤色素沉淀,颜色变深

第五期:下肢出现静脉曲张的伤口溃烂,伤口可以治疗复原

第六期:下肢出现静脉曲张的伤口溃烂,伤口无法治疗复原

王教授提醒,静脉曲张的高发人群主要有教师、外科医师、护士、发型师、专柜营业员、厨师、餐厅服务员等需长时间站立的职业,以及经常出差的职场人,频繁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的人群、空姐等。

腿上冒青筋是不是静脉曲张?

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早期的下肢静脉曲张呢?腿上青筋比较明显就算是吗?

“光凭腿上冒青筋是不能诊断为静脉曲张的。”王教授认为要具体分析,比如有的人皮肤比较薄,静脉血管在皮肤下面会更加明显,这种情况在皮肤比较白皙、身形较为瘦弱的人群中比较常见,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腿上青筋格外明显,且有加重的趋势,这类人就要多加注意,因为这有可能是静脉曲张的“前兆”。

在治疗方面,王教授建议,早期可以通过配穿防静脉曲张的弹力袜,同时改变生活方式、减少久坐久站,加强体育锻炼,来延缓疾病的进展;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一些静脉活性药物来改善下肢静脉的回流。如果有手术指征,可在医生的全面评估和建议下,选择合适的术式。

比如对于一些轻症的静脉曲张患者,如仅有血管迂曲,扩张不明显,无明显不适的患者,可以直接采用细针注射泡沫硬化剂的治疗方式,闭合已扩张的曲张静脉,在门诊接受治疗即可,无需住院;对于中、重度静脉曲张,如大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大隐静脉扩张、下肢血管迂曲突出如蚯蚓状,且有下肢酸胀、溃疡形成等患者,则可以采用射频或者消融的微创治疗方式,这种术式优势在于只需要局麻下手术、创伤小、无明显手术痕迹、术后恢复迅速、术后即可下床行走。

而对于曲张症状严重、静脉扩张明显、经济拮据的患者,也可以选择传统静脉剥脱手术治疗,虽然创伤较微创手术大,但治疗费用较为便宜,疗效同样确切。

血管病防治TIPS

很多读者关心:想防治血管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特别是饮食起居方面,有没有什么讲究?

对此,王海洋教授给出以下建议:

1.合理膳食

日常饮食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如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适当吃鱼和鱼油、豆制品等,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尽量合理膳食,有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科学生活

加强体育运动每天坚持适当运动;戒烟限酒,避免长期吸烟酗酒干扰血脂代谢;避免生活无规律、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导致失眠、焦虑、抑郁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时间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

3.定期体检

60岁以上的人群,或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得过脑卒中、有糖尿病风险人群和吸烟、超重、肥胖等高风险人群每年最好定期做血管筛查,发现异常及早干预。

嘉宾介绍

王海洋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

广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在国内外高水平医学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多篇。

专业方向:擅长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是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颈动脉狭窄、肺栓塞、腹主动脉瘤、布-加综合症、内脏血管疾病、下肢动静脉阻塞病、血液透析通路等疾病。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上午

出诊地点:广州医院门诊四楼外科诊室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翁淑贤通讯员茹志娜、韩文青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