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管球囊扩张术二 [复制链接]

1#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编辑词条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中文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禁忌证】严重出血倾向。适应证】影响器官功能的血管狭窄操作步骤了解血管狭窄的程度及长度。目录

1适应证

2禁忌证

3操作步骤

1适应证

编辑


  原则上影响器官功能的血管狭窄(闭塞)均为适应证。

2禁忌证

编辑


  1.严重出血倾向。


  2.缺血器官功能已丧失。


  3.大动脉炎症活动期。


  4.导丝和导管未能插过血管狭窄(闭塞)段。

3操作步骤

编辑


  1.先行血管造影了解血管狭窄的程度及长度。


  2.用导丝试通过狭窄段,成功后将导管跟进。通过困难时可换用超滑或较细的导丝和导管。腔静脉闭塞者可试用导丝硬头或房间隔穿刺针穿过,此操作应在双向调线透视下进行,以免假道形成或损伤心包。


  3.导管通过狭窄段后,先注入造影剂显示狭窄后血管情况,然后注入肝素u。插入超长导丝撤出造影导管。


  4.球囊导管沿导丝送入狭窄段。困难时可采用超硬导丝协助,或可先采用小球囊导管对狭窄段进行预扩张,再送入大球囊导管。


  5.确定球囊准确位于狭窄段后即可开始扩张术。用5ml注射器抽取稀释为1/3的造影剂,注入球囊使其轻度膨胀。透视下可见狭窄段对球囊的压迹。如压迹正好位于球囊的有效扩张段可继续加压注射,直至压迹消失。一般每次扩张持续15s~30秒,可重复2次~3次。


  6.撤出球囊导管时应用20ml注射器将其抽瘪,以利于通过导管鞘。再插入导管行造影观察。


  7.对于中心静脉狭窄者可在术前后行血管内测压,以藉比较。对于肢体动脉狭窄者可在术前后分别测患肢血压。


  8.术后处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穿刺部位情况,以防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对病变血管的随访观察可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查。继续抗凝治疗采用口服药物。

血管支架

该版本已锁定

摘要

血管支架

血管支架是指在病变段置入内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部分内支架还具有预防再狭窄的作用。

中文名:血管支架

材料:金属钽、医用不锈钢及镍钛合金等

弊病:易致血栓形成,再狭窄率高

展开的方式:自展式和球囊扩张式两种

目录

1发展现状

2冠动脉支架

3注意事项

4植入方法

5使用年限

6肾动脉支架

展开

发展现状

目前常用于制作支架的材料有金属钽、医用不锈钢及镍钛合金等。金属支架在进入临床治疗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应用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金属支架的不足和弊病,如易致血栓形成,再狭窄率高,造成血管壁损伤以及永久保留体内等等。针对以上不足,目前已经研制开发出覆膜支架及生物材料支架等等。

支架的类型按照在血管内展开的方式分可分为自展式和球囊扩张式两种。前者如Z型支架及网眼状的支架等,其可在血管内自行扩张。后者自身无弹性,依靠球囊扩张到一定径值而贴附于血管内。支架按表面处理情况分可分为裸露型、涂层型和覆膜型。裸露型表面仅作抛光处理;涂层型在金属表面涂以肝素、氧化钛等物质;覆膜型即在金属支架外表覆以可降解或不可降解的聚合物薄膜。按功能分可分为单纯支撑型支架和治疗型支架,治疗型支架包括在支架外表涂带药物或利用支架外的覆膜携带治疗物质的支架或放射性支架。

冠动脉支架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心血管狭窄引起的冠心病已经成为危及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冠心病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三大类。药物治疗周期长、见效慢、副作用大,患者容易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外科手术会对病人产生永久性的伤害;介入性治疗方法因其创伤小、效果好,成为目前治疗心血管狭窄的新型方法。

冠脉支架是通过传统的球囊扩张导管,把支架植入血管狭窄区,以防止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

动脉支架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大多数无症状心肌缺血或轻微心绞痛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证实有显著缺血的患者,为降低严重或致死性心脏事件的风险,如冠脉造影有严重病变,应考虑选择冠脉支架术。

心绞痛:许多中到重度稳定性心绞痛或不稳定性心绞痛对药物的反应不理想,多数患者有单支或多支冠脉病变。通常适合做冠脉码调制支架术,成功率高,风险小,术后心绞痛缓解明显。

冠壮动脉支架

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心肌血流突然停止所致,最常见的原因是主要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血栓闭塞。冠状支架术是非常有效的恢复冠状动脉血流的手段,适合90%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该方法可获得急性心肌梗塞治疗的即刻效果,使更多的心肌得到血流灌注,心肌缺血时间减少,大幅度降低心梗死亡率。

注意事项

1)坚决戒烟;

2)低盐,低脂饮食;

3)不能情绪激动;

4)适当运动,以散步为主,每天半至一小时;

5)注意血压变化,定期(三个月)复查心电图;

6)注意冷暖,有病即是就医.

如此可保持健康,延续生命!

植入方法

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中,用于植入人体内的管网状金属支撑物为冠状动脉支架。通常支架被安装在球囊导管上,通过球囊导管输送到血管病变处,由压力泵注入液体使球囊扩张,进而撑开支架及病变狭窄处的血管,撤出球囊导管,支架永久置于病变处,达到扩张狭窄血管的目的。手术过程中,利用X线造影录像监视导管在人体内从小动脉进入主动脉,最后到达阻塞的冠状动脉的全过程。然后,导管末端的球囊充气膨胀,把受阻塞的冠状动脉扩张,使血液能正常通过血管到达心脏肌肉。

支架植入

如果在球囊血管成形术后,仍然没有获得足够大的冠状动脉管腔,医生就会在冠状动脉内置入一个小的金属支架。支架预先放置在球囊上,所以支架置入的过程与球囊血管成形术非常相近,支架将永久地保留在血管内。

使用年限

由于冠脉支架植入术已是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患者总是问:“支架能管几年呢?”支架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是有目共睹的,但它也有缺点,那就是支架在植入术后6~8月时可出现支架内再狭窄,也就是说支架内可以出现再堵塞。早年金属支架年代再狭窄的发生率约20%(15%~40%);现在药物支架时代再狭窄发生率下降到9%左右。如果术后半年时复查冠脉造影,未出现支架内再狭窄,一般说来以后就很少会出现再狭窄了。

那么是不是永远都不会出现再狭窄了呢?回答是否定的。一位支架植入9年的患者,就出现了支架内再狭窄。但是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不一定完全归于支架本身。如果支架植入后,患者未能坚持服药,没有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得不理想,原本正常的血管就可能会产生新的病变,支架部位出现再狭窄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出现再狭窄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肾动脉支架

肾动脉支架是通过传统的球囊血管成形术的球囊扩张导管,把支架植入肾动脉血管狭窄区,以防止再狭窄。

手术过程如下:

1.导丝置入肾动脉。

2.通过导引导管将支架前送时,球囊远端的可弯曲设计可防止导丝从肾动脉中滑出。

3.支架位置就位后,对肾动脉开口处支架外端进行扩张,形成外张。

脑血管支架

血管狭窄处可用血管内支架来扩张脑血管治疗脑缺血!脑血管支架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法。缺血性中风:半数有颅内外动脉狭窄[1]。

支架植入术

编辑词条

利用穿刺、导管、球囊导管扩张形成和金属内支架置入等技术,使狭窄、闭塞的血管或腔道扩张、再通,解决传统手术盲区的一种技术。

中文名支架植入术应用食管狭窄支架置入术优点创伤小、疗效高、风险低等禁忌症合并下腔静脉新鲜血栓形成者目录

1支架置入技术

2优点

3应用

食管狭窄支架置入术

1支架置入技术

编辑

用穿刺、导管、球囊导管扩张形成和金属内支架置入等技术,使狭窄、闭塞的血管或腔道扩张、再通,解决传统手术盲区的一种技术。

2优点

编辑

血管、腔道狭窄、闭塞是介入支架植入技术的治疗强项。具有创伤小、疗效高、风险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为血管、腔道狭窄、闭塞开创了一条新路。以尽可能小的创伤换取同样甚至更高的疗效是外科的发展方向,腹腔镜、冠状动脉扩张成形术在临床的成功应用是典型事例。21世纪是微创医学的世纪,介入放射技术是微创医学主要组成部分,以微小创伤、更高疗效、更低风险顺应了医学的发展方向。

3应用

编辑

食管狭窄支架置入术

食管狭窄-特别是恶性肿瘤造成的食管狭窄,用球囊扩张术虽然可取得一定效果,但肿瘤生长很快又会造成食管阻塞。若食管狭窄伴发食管-气管瘘,禁忌单纯球囊扩张治疗。90年代初国内开始使用支架治疗食管癌引起的食道狭窄,短期效果明显。

1.适应证

①冠心病;②恶性肿瘤引起的食管-气管瘘或食道纵隔瘘;③良性病变出现食道破裂瘘,如外伤、术后吻合口瘘、化学性灼伤破裂等,保守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④食管良性狭窄反复球囊扩张治疗效果不佳者。

2.禁忌证

①凝血机制障碍未能纠正的;②严重心、肺功能衰竭;③严重恶病质状态;④重度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支架置入手术有引起出血可能。

3.介入治疗技术

支架选择极为重要。食管癌患者选择覆膜防滑式支架能延缓肿瘤长入支架腔内的时间。治疗食管气管瘘或食道纵隔瘘必须用覆膜支架。良性狭窄置入支架后易移位,故以防滑、可回收支架为宜。直径17~20mm为目前临床常用支架,支架两端均应超出病灶2cm左右,治疗食道瘘时适当增加支架长度。

球囊预扩张后沿硬交换导丝送入支架准确定位后释放。立即经导管注入对比剂,观察支架位置、展开程度以及是否通畅、有无穿孔等并留存资料。预扩张球囊直径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病变性质和范围以及支架直径、支撑力和顺应性等特点。既要有利于支架的顺利释放,充分膨胀,又要兼顾支架释放后的稳定。一般球囊直径较欲置入的支架直径小2~3mm,狭窄较轻的病人也可不用球囊预扩张。术后2~3天流质饮食,逐渐改为半流质、软食,普食。忌吞咽粘稠、质硬大块食物,如完整蛋*、大块鸡骨等。应建议患者坐位进食,充分咀嚼,餐后多饮流质或水。严重呕吐能导致支架移位。

注意事项①对良性狭窄置入支架必须慎重;②高位支架可能导致患者明显不适,一般食管支架最高不能靠近环状软骨3cm处;③通过贲门的支架应是防返流支架。(2)下腔静脉节段性闭塞(布、卡氏综合症) 1、适应症

下腔静脉膜性、节段性狭窄或闭塞;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行球囊扩张后出现再狭窄;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球囊扩张后弹性回缩40%。

2、禁忌症

合并下腔静脉新鲜血栓形成者。

未发育成熟的儿童布加综合征。

3、介入治疗技术

1.可选择股静脉和(或)颈静脉入路。2.分别经股静脉和右颈内静脉送入猪尾导管至下腔静脉闭塞段近心端和远心端,行闭塞端上下对端造影,可以清楚显示闭塞段的部位、范围及形态。3.如为完全闭塞,则首先置换10~12F股静脉鞘,并经此鞘将J形套管针的外套管沿导丝送至下腔静脉闭塞段的远心端。退出导丝,将金属针插入外套管并固定好。保留经颈静脉送至下腔静脉闭塞段近心端的猪尾导管,并作为自下而上进行穿通术的定位标志。在正侧位双向透视监视下,参照双向对端造影的影像调整套管针针尖的位置和角度,待确认无误后,向闭塞病变内缓慢推送套管针,同时每进针5~10mm即注入少量造影剂,观察针尖位置,并注意有无血管穿破征象。当套管针尖端到达下腔静脉弯曲部位后,再次调整针尖的方向和角度,使之与近心端的定位标志导管在正侧位均保持在同一轴线上。继续向右心房方向推送套管针,直至穿通闭塞段,造影证实外套管已进入右心房后,拔出金属针,进入交换导丝。将交换导丝送进上腔静脉后,撤除套管针外套管,交换以球囊导管到达病变处。4.以球囊充分扩张病变处,同时在体表标记出病变部位。5.交换以下腔静脉支架输送系统,将支架送至病变部位后,固定支架输送系统内管不动,逐步后撤外鞘,释放支架。6.如为下腔静脉狭窄或为隔膜带孔者,则更无须穿通病变,只要导丝穿过病变就可直接行球囊扩张和放置支架。7.撤除各导管和血管鞘,压迫穿刺点止血,加压包扎穿刺点。

注意事项

1.一般肝后段下腔静脉在侧位观多向前上方向走行进入右心房,其曲度通常为°~°,应按血管走行方向调整穿刺针角度,穿通病变时最好能正、侧位交替造影观察,使穿刺针进针方向始终对准闭塞段近心端的定位导管。2.放置支架瞬间嘱病人闭住呼吸,因下腔静脉可随呼吸上下移动,影响支架定位。3.术中、术后均需肝素抗凝。

球囊导管在冠脉钙化性病变中的应用

导读


  球囊扩张导管曾经引发了PTCA的革命,随着CTO和复杂病变PCI治疗的飞速发展,miniballoon的发展和革新,球囊在复杂病变中的选择和操作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


  

心血管介入治疗

股动脉路径并发症的处理——实战篇

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并发症是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最大的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甚至危及生命。“-1=0”,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常使介入医生成绩归零,陷入窘境。

——医院周玉杰教授

昨天,我们推送了《心血管介入治疗

股动脉路径并发症的处理——技巧篇》,你get到要点了吗?

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4个真实的病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您在临床上能够一展高超技艺,将这些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病例1穿孔

病史和诊断性检查

83岁女性患者,肥胖,既往高血压及冠心病史,因左拇趾溃疡迁延不愈入院。左下肢踝肱指数(ABI)为0.3。

治疗策略

诊断性外周血管造影。

治疗过程

采用Seldinger改良穿刺法经右股动股穿刺,放射线下定位股骨头。经0.英寸(1英寸≈2.54cm)导丝送入鞘管。应用标准方法行外周血管造影。

并发症及处理

外周冠脉造影结束后,经鞘管行髂动脉造影,显示右侧腹壁下动脉渗漏(图1)。

此刻,患者在穿刺点部位出现小的血肿,然而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决定采用经对侧行腹壁下动脉栓塞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CFA,将6Fr鞘管送入左侧CFA。通过0.英寸亲水导丝将导管送至对侧的右侧腹壁下动脉,通过弹簧圈栓塞。

冠状动脉造影完成后出血停止(图2)。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无并发症。

图1右侧腹壁下动脉渗漏。

图2弹簧圆栓塞后成功控制了右侧腹壁下动脉出血。

病例分析

在股动脉穿刺前均需放射线下的指导定位。对于复杂病变(如:需要溶栓的病例)则选择性需要超声进行指导。本病例中,通过超声指导穿刺CFA能防止不慎穿入腹壁下动脉。

经验教训

1.应用放射线指导穿刺股动脉。

2.在完全肝素化前行经鞘管的髂动脉造影。

病例2高位股动脉穿刺的腹膜后出血及处理

病史和诊断性检查

56岁男性患者,5年前行右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超声随访显示右侧颈动脉重度狭窄。

治疗策略

颈动脉造影及颈动脉支架术。

治疗过程

放射线指导下右侧股动脉穿刺。沿0.英寸导丝置入长鞘,患者口服mg氯吡格雷,静脉全量抗凝药物,并保证在颈动脉支架置入前活化凝血时间(ACT)保持在秒以上。先行颈动脉造影,后通过标准技术置入颈动脉支架。

并发症及处理

在颈动脉造影后,患者出现低血压(收缩压约为70mmHg,lmmHg≈0.kPa)。此时的鉴别诊断包括由颈动脉穿刺点出血引发的低血压。患者对快速静脉输液无反应,给予静脉异丙肾上腺素。

将长鞘更换为10cm,6Fr的鞘管。鞘管造影示穿刺点过高(图3)。尝试应用血管缝合器闭合穿刺点,但不成功。此时,我们想通过对侧入路来更好地发现问题所在。在放射线和超声指导下行对侧股动脉穿刺,插入6Fr鞘管。通过0.英寸超滑导丝将诊断导管送过腹主动脉分叉处。右侧髂外动脉造影示同侧鞘管入口处活动性出血,膀胱移位,提示腹膜后血肿(图4)。

图3股动脉造影显示髂外动脉末梢出血。

图4膀胱移位至左侧,提示腹膜后血肿。

通过0.英寸导丝将造影导管更换为7FrDestination鞘管,导管头端放置于髂外动脉近段(图5)。将0.英寸导丝放置于股浅动脉远段,将一自膨胀PTFE覆膜支架放置于穿刺点,将鞘管撤除。出血得到控制,造影完成(图6)。对侧Destination鞘管撤出。应用血管缝合器缝合血管。患者术后安好。

图5从对侧股动脉进入右侧浅肢动脉的导丝连同覆膜支架准备在同一侧穿刺点撤出。

图6最终造影结果显示出血停止。

病例分析

放射线或超声指导的血管穿刺可预防并发症。在完全肝素化前应行鞘管造影,能及早发现穿刺相关并发症。

经验教训

1.股动脉穿刺中应采用放射线指导,避免过低或过高穿刺。

2.对于不明原因的低血压随时警惕腹膜后血肿。

3.高位穿刺点出血时用覆膜支架通常有效。

病例3假性动脉瘤

病史和诊断性检查

73岁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病史,临床表现症状性主动脉狭窄。超声显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膜面积为0.8cm2,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冠脉造影示无冠脉疾病。患者为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高危患者。

治疗策略

主动脉瓣膜球囊成形术(BAV)。

治疗过程

放射线指导下采用Seldinger标准穿刺法行左侧CFA穿刺术,置入12Fr短鞘管。经鞘管行造影显示穿刺点在CFA。给予肝素使ACT达秒以上。通过标准方法行BAV。术后动脉鞘管拔除,徒手按压20分钟。

并发症及处理

手术完成几小时后,患者诉左腹股沟疼痛肿胀,超声显示左CFA4cm假性动脉瘤(图7)。经超声指导注射0U凝血酶至假性动脉瘤囊腔成功闭塞(图8和图9)。

图7多普勒超声显示左侧CFA假性动脉瘤,可见血流往复运动。

图8注射凝血酶,假性动脉瘤成功闭塞。

图9形成血栓的动脉瘤囊。

病例分析

本病例中假性动脉瘤的发生是由于不当按压(时间过短)。拔除外径较大的动脉鞘管后,需要延长按压时间(30分钟或以上),才能充分止血并且此后要密切监护。另外也可通过缝合器在术前进行预缝合。

经验教训

1.人工按压的时间要取决于鞘管的大小。

2.对于10Fr或者更大的鞘管,人工按压要保持在30分钟以上,并且此后要密切监护。

3.超声指导的凝血酶注射可用来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病例4髂外动脉闭塞及股深动脉穿孔

病史及诊断性检查

65岁女性患者,多种心血管病易患因素,以急性下心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就诊。

治疗策略

冠脉造影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治疗过程

标准方法行右侧CFA穿刺,送入6Fr鞘管。冠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RCA)阻塞。给予双联抗血小板及全量抗凝。RCA血管成功重建并置入支架。动脉鞘管拔除,人工压迫止血30分钟。

并发症及处理

4小时后,患者诉右侧下肢剧烈疼痛。检查示右侧下肢冰冷无脉(IIa期急性肢体缺血)。左侧下肢可触及脉搏,ABI为0.62。

左侧CFA穿刺,置入6Fr鞘管,送入5Fr多用途导管,置于右侧髂外动脉(EIA)起始处。造影显示EIA夹层,右侧CFA可见血流(图10)。通过0.英寸的硬导丝将一根45cm长的6Fr鞘管放置于右EIA起始处。用一成角的硬质0.英寸导丝穿过夹层动脉瘤。将一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右EIA(图11)。造影显示右侧股深动脉渗漏(图12)。患者出现低血压下降,给予静脉补液。将5mmx20mm球囊放置于股深动脉处以暂时止血,然后将5mmx22mmPTFE支架置入股深动脉成功止血(图13和图14)。

图10左髂动脉造影(经对侧入路)显示EIA夹层。

图11置入支架后的髂动脉血管造影,显示血流通畅。

图12股动脉造影显示股深动脉穿孔。

图13在股深动脉的出血点置入覆膜支架。

图14完成后的造影显示清晰的股浅动脉和股深动脉。

病例分析

本病例中,在右侧股深动脉近段为冠脉介入做了穿刺,导丝或鞘管引起的夹层动脉瘤导致右侧EIA闭塞。再次重申,放射线下指导穿刺可避免穿刺点过低,从而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钙化病变中球囊使用技巧

球囊扩张导管曾经引发了PTCA的革命,随着CTO和复杂病变PCI治疗的飞速发展,miniballoon的发展和革新,球囊在复杂病变中的选择和操作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

药物涂层球囊中国专家共识与临床应用解读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中单纯普通球囊扩张、裸金属支架(BMS)及药物系统支架(DES)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患者预后,但支架内再狭窄(ISR)、支架内晚期血栓形成、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等挑战依然存在。DCB的出现为我国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为使这一新技术在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治疗中得以规范应用,基于多项国内外临床研究,二十多位国内PCI领域知名专家经过循证论证和会议讨论,制定了《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DCB的作用机制及特点、DCB的临床适应证及循证研究、DCB的临床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

1、DCB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DCB是携带有抗增殖药物的半顺应性球囊。预扩张使靶病变产生微损伤后,药物球囊送至靶病变处,球囊扩张时,其表层抗增殖药物可快速、均一且足量渗入血管壁而发挥长时间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与DES不同,DCB表面无任何合成聚合物,无金属网格残留,避免炎症反应及其影响内皮愈合风险,其药物非缓释技术可加速靶病变愈合和内皮化,从而降低晚期血栓风险并缩短DAPT时间。同时DCB治疗避免了异物置入,为患者保留了必要时的后续治疗机会。

2、DCB的临床适应证及循证研究


  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了DCB在治疗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等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

2.1、支架内再狭窄

??迄今为止,DCB应用于ISR的经验最多,结果最鼓舞人心。针对BMS-ISR病变,PACCOCATH-ISR研究2年随访结果证明了DCB较普通球囊安全性更好,且可降低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PEPCADⅡ研究显示,DCB的疗效至少与第一代DES相当,耐受性良好,且不需要再次置入支架。针对DES-ISR病变,ISARDESIRE-3研究显示,DCB的疗效与第一代DES相当,且DCB更具安全性。PEPCADChinaISR研究证实了DC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第一代DES相当,DCB可以避免再次置入支架,是治疗DES-ISR的更优选择。综上,年ESC/EACTS心肌血运重建指南推荐使用DCB治疗各类ISR病变(ⅠA)。

2.2、小血管病变

??DCB治疗小血管病变的证据也较为充足。前瞻性PEPCADⅠ研究是DCB治疗高危小血管病变的首个临床研究,随访显示DCB在晚期管腔丢失、节段内再狭窄率、MACE(包括靶病变血运重建、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或死亡)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DCB+BMS组。而BELLO研究证明DCB治疗小血管病变的疗效优于紫杉醇洗脱支架(PES)。6个月随访发现两组MACE(包括靶病变血运重建、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虽无统计学差异,但DCB组晚期管腔丢失显著少于PES组,且这一优势至少持续24个月。提示单纯DCB治疗方案更佳。基于此,本共识认为DCB可能是治疗小血管病变的优选方案。

2.3、分叉病变

??PEPCADⅤ分叉病变研究结果显示,DCB治疗分叉病变具有可行性。PEPCAD-BIF研究结果显示,DCB组较普通球囊在分叉病变治疗中更具优势。从而证明DCB可用于治疗分叉病变。

2.4、其他适应症

??除上述适应症外,各种无法耐受长期DAPT人群(包括高出血风险的患者、正在口服药物或近期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或既往有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史的患者以及拒绝体内置入异物的患者均可能是DCB治疗潜在适应症。

3、DCB的临床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


  共识制定了DCB的使用流程,熟练掌握该流程及明确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是DCB发挥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第一步:预扩张。使用传统或半顺应性球囊进行预扩张,球囊/血管直径比率0.8-1.0,使用适中压力以避免夹层。如果扩张不充分,可以考虑选择非顺应性球囊或切割球囊进行充分预扩张。第二步:判定预扩张效果。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可考虑行DCB治疗:血管没有夹层,或仅为A、B型夹层;TIMI血流Ⅲ级;残余狭窄≤30%。否则采用其他介入治疗术式进行治疗(DES、BMS、可降解支架)。第三步:DCB治疗。DCB覆盖预处理部位长度并超出边缘各2-3mm,球囊/血管直径比率0.8-1.0,8-10atm扩张30-60s。第四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时间。单纯使用药物球囊时,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为1-3个月。如果联合支架治疗,按照所用支架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要求给予药物。

4、展望


  综上,DCB可用于治疗ISR病变、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部分冠状动脉血管原发病变,以及不能耐受或不适合长期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因此,DCB将在21世纪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DCB治疗冠状动脉原发病变的研究较少,近年来新型药物支架的出现也对药物球囊提出了挑战,具有更强抗增殖作用药物涂层的药物球囊也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都有待于临床的进一步探索及数据积累,尤其是中国人群中的研究证据。

貌似简单的LCX病变,为何术中困难重重?

原创:郭淑娟心在线-11-29

钙化是介入的天敌,钙化病变往往伴随血管成角、扭曲,以及对血管扩张的反应较差,因此,增加了介入相关器械通过的难度。

11月28日,在首届“冠心病学科交叉暨介入治疗(CMIT)”大会,中青年冠脉专家沙龙精彩获奖病例专场,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王春梅主任医师汇报了一则题为《貌似简单的LCX近段病变》的病例,引起了现场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