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WovenEndoBridge(WEB)瘤内扰流装置是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全新选择,特别是对于分叉部动脉瘤,具有操作简便、无需抗血小板等优势,其疗效与安全性已被广泛证实。但对于困难病例,即使有经验的术者也可能无法获得满意释放。针对这一技术问题,来自法国巴黎医院的CristianMihalea等医生报道了其所在中心应用球囊辅助WEB技术治疗复杂分叉部动脉瘤的初步经验,发表在最新一期的《JournalofNeurointerventionalSurgery》上。
研究方法
该研究回顾了应用球囊辅助WEB技术治疗的9例患者共10枚复杂分叉部动脉瘤,包括6枚大脑中动脉瘤、1枚前交通动脉瘤、1枚后交通动脉瘤、1枚基底动脉瘤以及1枚颈内动脉末端动脉瘤。动脉瘤平均宽度6.55mm,平均瘤颈大小4.5mm,平均体颈比为1:1.46。
术者首先尝试在无辅助情况下将WEB释放至动脉瘤腔(图1-D),释放后立即行VasoCT观察WEB的释放位置。当WEB位置不满意时,通常为WEB突入载瘤动脉分支中(图1-EF,红色箭头所示),则考虑应用球囊进行辅助释放,所选球囊为HyperGlide(Medtronic,美国)或ScepterC(MicroVention,美国)。操作过程中,先将WEB回收,然后将球囊超选至需要保护的分支血管内充盈(图1-G),再次释放WEB,从而使WEB到达良好的位置(图1-HI)。
图1.球囊辅助WEB技术治疗大脑中分叉部动脉瘤
研究结果
上述10枚动脉瘤均采用该方法达到满意释放,围手术期未出现破裂出血或血管栓塞事件。在平均8.9个月的随访过程中,85.7%(7/8)达到了满意的栓塞效果,分支动脉均保持通畅,无出血或缺血相关并发症。
通过回顾上述结果,作者认为球囊辅助WEB技术是对WEB治疗复杂分叉部动脉瘤的有效补充,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随访。
(医院张颖影组稿,医院吕楠编译,医院郭新宾副教授审校,《神经介入资讯》主编、医院脑卒中中心兼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刘建民教授终审)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