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探针资本神经外科介入治疗行业研究一 [复制链接]

1#

致力于帮助推动医学进步的科学家和创业者

目录

《神经外科介入治疗行业研究(一)》

1脑血管疾病介绍

1.1心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和“心脑同治”

1.2脑血管病的分类

1.3脑血管重要疾病的诊断方式和治疗方式

颈动脉系统狭窄

颅内动脉瘤

1.4神经介入技术

《神经外科介入治疗行业研究(二)》

2人工智能辅助神经外科治疗原理、应用、技术壁垒及未来趋势

2.1神经外科介入手术高值耗材介

2.2人工智能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2.3*策环境

2.4人工智能辅助神经外科介入治疗的壁垒

2.5未来发展趋势

3神经介入诊疗产品市场分析

3.1市场格局

3.2企业介绍

3.3大型公司的布局

脑血管疾病介绍

1.心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和“心脑同治”

近期,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概要发布。该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万,冠心病万,肺原性心脏病万,心力衰竭万,风湿性心脏病万,先天性心脏病万,高血压2.45亿。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特别是农村近几年来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

对于脑血管病来说,3~年中国脑血管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农村地区脑血管病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区。脑卒中筛查项目发现,年我国40岁以上成人脑卒中患病率为2.06%。一项由Ness-China协作研究组主持的中国卒中疾病负担横断面调查于年对中国大陆31个省个城市和农村进行了入户调查,在名参与者中,脑卒中发病粗率为.1/10万人年。年龄校正的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分别为.8/10万人年、.8/10万人、.8/10万人年。2-年,40-74岁成年人首次脑卒中的发病率每年增加8.3%,脑卒中死亡率处于稳定状态。心脑血管病住院总费用也在快速增加,4年至今,年均增速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速。自年以来,医院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患者的出院人次数不断增加;相应地,心脑血管病住院总费用也在快速增加。农村居民脑卒中发病率(.2/10万人年)显著高于城市居民(.6/10万人年)。

年,医院心脑血管病患者出院总人次数为2.19万人次,占同期出院总人次数的12.57%,其中心血管病占6.30%,脑血管病占6.27%。心脑血管病患者出院人次数中,以缺血性心脏病和脑梗死为主,分别占36.87%和31.98%,其余依次为高血压和颅内出血。自4年以来,我国急性心梗、颅内出血、脑梗死住院总费用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9.15%、16.88%和22.24%。年急性心梗次均住院费用为2.6万元左右,颅内出血约为1.8万元,脑梗死为元。(《中国循环杂志》: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心脑血管病中很大一部分是缺血性心脏病和脑梗死,而这两类疾病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动脉硬化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的类型,病变可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四肢动脉等,其中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的粥样硬化所引发的疾病对生命威胁最大,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主要病因。有研究发现对冠脉病变进行SYNTAX积分,积分越高并发颈动脉斑块的风险越大,也有研究认为,亚临床型冠心病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中1/4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易患冠心病。脑卒中和冠心病受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影响,包括高血压、高血脂、个人的生活行为方式、饮食方式、相关疾病史、遗传史及外部环境因素等。(《中国循环杂志》年12期第33卷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防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进展王宇彬)由此可推断,二者拥有类似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相应的也有共同的治疗机制。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学科专家所倡导的“心脑同治”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由多学科专家在同一台手术上解决头部、心脏等多个血管病变问题,或者同一个患者同时采用介入和手术两种治疗方式,既减少了多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射线对人体的伤害,还降低了医疗费用,并且及时为患者排查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消除随时会危害生命的心脑隐患。目前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多学科医疗模式已是大势所趋。

2.脑血管病的分类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组制定的脑血管疾病分类,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包含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脑栓塞、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脑分水岭梗死、出血性脑梗死等)、脑动脉盗血综合征、慢性脑缺血。

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不包括外伤性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畸形、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脑出血、淀粉样脑血管病脑出血等)及硬膜下、硬膜外等颅内出血。

3.脑血管重要疾病的诊断方式和治疗方式

颈动脉系统狭窄和颅内动脉瘤破裂,分别是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它们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式介绍如下。

颈动脉系统狭窄:

疾病介绍和临床症状:人脑由两侧的颈动脉和椎动脉供血,两侧颈内动脉供血约占脑的总供血量的80%-90%。当其中一条动脉狭窄,而侧支循环不良,就会使局部或全脑的脑血流量(CBF)减少,当超过临界水平时,就会产生脑缺血的临床症状。当动脉内经狭窄超过原有管径的50%时,相当于管腔面积缩窄75%,即可认为是足以影响血流量的狭窄程度,也就是具有外科意义的狭窄。造成脑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多数狭窄发生在颈内动脉,尤其是它的起始段和虹吸段。在脑血管疾病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

——诊断:

目前常用的客观辅助检查主要有:

(1)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可以显示动脉的狭窄程度、粥样斑块和溃疡,管径狭窄程度达到50%,说明管腔横截面积减少75%,如狭窄处呈现细线征,则管腔面积已减少90%-99%。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B型超声可以判断管腔是否有狭窄、斑块等情况,多普勒超声可探测颈部动脉的峰值频率和血流速度,可借以判断颈内动脉狭窄的程度。但这种方法假阴性率很高,只能作为参考。

(3)磁共振血管造影(MRA):MRA是一种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可显示颅内外脑血管的影像。MRA诊断颈动脉分叉部重度狭窄的可靠性为85%-92%,但对狭窄的严重性估计过度。与超声探测结合起来分析,与脑血管造影的符合率可大为提高。

(4)CT血管造影(CTA):用螺旋CT进行三维重建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非侵袭性的脑血管的检查方法。与常规脑血管造影的诊断符合率可达89%。其缺点是难以区分血管腔内的造影剂与血管壁的钙化,因此对狭窄程度的估计不够准确。

(5)其他方法:其他方法包括眼球气体体积扫描法和局部脑血流量测定等。眼球气体体积扫描法是一种间接测量眼动脉收缩压的技术。脑局部血流量测定可以确定低灌注区的精确部位,测定低灌注的水平,估计脑组织功能是否可以通过提高脑血流得以改善。

——治疗

手术为主,主要查找资料突出介入手术的方式、操作流程、所用器械(如支架)。

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动脉架桥术、动脉内膜切除术、球囊血管成形和支架治疗等。

(1)动脉架桥术:

动脉架桥术是治疗大动脉闭塞的常用外科方法,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架桥术,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架桥术,主动脉-颈内动脉和锁骨下动脉架桥术,主动脉-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架桥术等,架桥所用材料为涤纶制成的人造血管,较小的动脉之间也可用大隐静脉。

(2)动脉内膜切除术:

适应症根据两个条件,即血管病变情况和临床表现。根据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范围,有无对侧颈动脉狭窄,有无溃疡和溃疡的大小。溃疡深面面积大时易发生脑栓塞,而有溃疡者手术中发生并发症危险较大。根据临床表现,①有TIA发作者,为防止以后发展为完全性卒中;②完全性卒中,有轻度神经功能缺失,为改善症状和防止再次卒中;③慢性脑缺血患者,为改善脑缺血和防止发生卒中;④无症状性血管杂音患者。

(3)介入治疗:

适应证:

颈动脉狭窄主要适应证为影像检查证实颈动脉狭窄达到70%并伴有明确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者;颈动脉狭窄率为50%以上且伴有明确的溃疡形成和(或)不稳定斑块。次要适应征:无症状性单侧颈动脉狭窄,管腔狭窄率(直径)>80%;无症状双侧颈动脉狭窄,狭窄直径50%-70%,但需要进行全麻的重大手术者,为预防发生书中脑缺血可在术前行单侧(优势侧)CAS。特殊适应证:影像检查证实颈动脉完全闭塞,但闭塞段长度≤10mm,且远端流出道通常并伴有明确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者,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属特殊适应证。

禁忌证

—严重的神经系统疾患,如病变侧脑功能完全丧失、瘫痪等。

—颈动脉完全闭塞,病变长度>10mm,伴有影像证实的血管内血栓和多段狭窄者。

—有出血倾向的同侧颅内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又不能提前或同时给予治疗

—3个月内发生过颅内出血或4周内发生过大面积脑梗死者。

—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对比剂过敏等血管造影禁忌者。

治疗方法:

1、方法的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直接选择支架植入术,不推荐做单纯球囊扩张治疗;;纤维肌肉结构不良(fibromusculardysplasia,FMD)和大动脉炎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推荐首选球囊扩张成形术(PTA),扩张术中发生夹层等并发症时可植入支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行支架植入术中推荐使用脑保护装置(EPD)。

2、操作要点/p>

(1)血管造影:首先行常规主动脉弓、颈动脉造影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

(2)远端EPD技术:通过超滑涂层导丝[0.in(1in=2.54cm)/cm]、超长导管(如cm5FMPA导管和VTK导管)和8FMPA导引导管(或6F导引长鞘)三者同轴技术,或超滑导丝、造影导管选择性插管至颈外动脉远端,通过cm导丝交换技术。以上方法将导引导管或长鞘头端置于狭窄近端预定位置(通常位于狭窄病变近端3~5cm)。经导引导管或长鞘输送远端EPD通过狭窄至颈内动脉狭窄远端预定位置(至少位于狭窄病变远端3cm以上)释放EPD。如果狭窄病变90%以上(近闭塞病变),为防止EPD通过困难和减少栓子脱落风险。提倡先行小球囊(直径2.5mm)预扩张后再将EPD输送装置通过狭窄病变。目前市场上有多种远端EPD装置供选择,不同EPD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类似。远端EPD是在狭窄病变的远端放置一过滤网,术中允许血流通过,但可将脱落的栓子捕获,支架植入后取出滤网。熟悉不同EPD的使用特点有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目前还缺少比较不同远端EPD的安伞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3)近端EPD技术:超滑导丝(0.in/cm)、4~5F造影导管选择至颈外动脉,通过长导丝(cm)交换近端栓子保护装置至预定位置,选择0.in治疗导丝通过狭窄至颈内动脉远端(虹吸弯段)。近端保护装置国内使用较少,原理上是采用两个闭塞球囊分别阻断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使颈内动脉血流暂时停滞甚至逆流。支架植入后通过导引导管回抽颈动脉的一定量血液,将可能脱落的栓子吸出体外。近端保护装置和远端保护装置缺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对比研究。因此,原则上应该选择操作者最为熟悉的EPD。

(4)支架植入:通过远端保护装置自身导丝或近端保护装置放置的治疗导丝对狭窄颈动脉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对重度狭窄病变推荐进行球囊预扩张技术。支架植入前预扩张多主张采用5~6mm直径,长度20~30mm球囊,扩张后植入自膨式颈动脉支架多不再需要扩张。若植入支架后仍残余再狭窄>30%,再行5-6mm球囊做后扩张。目前市场上颈动脉专用支架种类较多,均为自膨式,编织或激光切割制作而成。常用支架的规格为直径7~9mm,长度30-40mm。长度为60mm的支架使用较少。哪种支架在治疗颈动脉狭窄方面更具安全性和有效性尚缺乏有力证据。

(5)支架植入后即刻检查:支架植入后即刻行颈动脉血管造影,观察颈动脉内是否有充盈缺损(栓子),确认没有后再回收EPD,并在体外进行冲洗,以确认是否捕捉到红白栓子。若造影发现颈动脉有栓子存在,应即刻采取导管取栓和药物溶栓治疗。确认栓子取出或溶解消失后,再取出EPD。

(6)完成手术后检查:再次进行治疗侧颈动脉和颅内血管造影评价,达到形态学疗效满意和查体没有脑缺血等并发症则手术操作完成。

疗效评价:

颈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成功的标准1)残存狭窄30%,和(或)跨狭窄段压力差10mmHg(不作为常规推荐);(2)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目前,据大宗病例统计,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技术成功率达95%~%,随访3-5年,支架通畅率为85%-95%。

颅内动脉瘤:

出血性脑血管病中,动脉瘤破裂由于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在脑血管病中死亡率高,需要格外重视。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局部的异常膨出或扩张,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外伤、感染或先天因素有关,好发于脑动脉分叉和主干分支处,由于动脉壁肌层发育薄弱,又是受到血液冲击最大的地方,在长期血流压力和冲击力的作用下,动脉壁的薄弱点向外膨出,最终形成动脉瘤。其主要症状多由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部分因占位效应、附壁血栓脱落致栓塞等造成。颅内动脉瘤发生率居于脑血管意外病人中的第三位,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及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高峰年龄为40-60岁,在这一年龄范围中的动脉瘤的60%,30岁以下者较少,只占10%左右。根据大宗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发现,女性占所有颅内动脉瘤患者的55%。预后方面,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其预后凶险,病死率可达58%,随着开颅夹闭及介入治疗手段的飞速进步,破裂幸存者的预后得到极大改善,大样本研究显示,术后一年病死率约为10%,此后逐年降低。

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1、未破裂动脉瘤的症状体征:动脉瘤压迫神经引起的常见局灶性体征有:海绵窦综合征(海绵窦内颈内动脉瘤),动眼神经麻痹(后交通动脉瘤、前脉络膜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P1段动脉瘤,前者最常见),展神经麻痹尤其是双侧麻痹(基底动脉瘤),较大的Willis动脉环前半部动脉瘤还可引起视觉功能障碍(颈内动脉-眼动脉瘤,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动脉瘤和前交通动脉瘤)、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紊乱,甚至颅内高压和偏瘫失语等。Willis动脉环后半部动脉瘤可引起头晕耳鸣、小脑及脑干体征。

2、动脉瘤破裂之前的先兆症状体征:部分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可有先兆表现,如局部扩张引起的具有定位意义的视野缺损、眼外肌麻痹、局部头痛和面部痛等,少量漏血引起的全头痛、恶心、颈背痛、昏睡、畏光等,脑缺血引起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平衡失调、眩晕、幻视等。

3、破裂出血引起的临床表现:往往是颅内动脉瘤的首发症状,表现为突然起病,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因并发急性脑积水出现颅内压增高,4-7天后因继发性脑血管痉挛而使病情加重,或再出现而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确诊标准:

1、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医学影像学新技术,是计算机与常规X射线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DSA的基本原理是把人体同一部位的两帧图像相减,从而得出他们的差值部分,不含对比剂的图像称为蒙片(maskimage),注入对比剂后,得到的图像称为造影像。广义上说蒙片就是要被减的图像,而造影像则是减去的图像,相减之后得到减影像。由DSA的物理基础可知,减影后的图像信号与对比剂的厚度成正比,与对比剂和血管的吸收系数有关,与背景无关。因此,在减影图像中,骨骼和软组织等背景图像被消除(减掉),只留下含有对比剂的血管图像。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标准经典检查,除病情为Hunt及Hess分级1级者外,皆应尽早行血管造影。除拍摄正、侧位外,必要时应加摄斜位片或颅底位片,以便更清晰显示动脉瘤颈和载瘤动脉情况。造影时行Matas试验有助于判断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开放情况,作为术中能否暂时或永久阻断颈动脉或椎动脉的参考。目前3DDSA检查对于提高脑动脉瘤的检出率帮助极大。

根据全国医疗机构数据统计,医院(包括公立和私立的一、二、医院)的数量为家,DSA设备集中于其中家医院,高度集中医院。年,国内DSA的市场规模约为4.3亿美元,约为全球市场规模的10%,年销售台数为台,销量占比约为全球15%。因DSA使用对医生的操作要求较高,目前采购DSA医院医院为主,医院。历史成交数量说明了国内DSA市场主要医院,未来市场向下存在较大空间。

2、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度逼近或达到了DSA的水平。其优于DSA之处在于既可显示动脉瘤瘤体、瘤颈、瘤腔的三维结构,又可显盖时,可显示得更为清晰。

3、CT扫描:能够确定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及其出血范围、血肿大小和有无继发脑梗死、脑积水等情况。出血部位有助于定位动脉瘤的位置,如前交通动脉瘤,鞍上池积血较多;后交通动脉瘤与大脑中动脉侧裂段动脉瘤侧裂池积血较多,有的伴有血肿。CT扫描能检测出较巨大的动脉瘤及其占位效应,但其特异性和敏感度不如MRI,而且在显示动脉瘤的全部及其毗邻结构方面不如MRI。

4、MRI:动脉瘤瘤腔内血流在T2像中呈现黑色的流空影,瘤腔内血流在T1像呈白色高信号影,与周围脑脊液对比明显,有助于显示血管造影阴性和未出血或出血基本吸收的疑似病例的诊断。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1、手术治疗

开颅手术直接处理动脉瘤

——手术方法:包括动脉瘤瘤颈夹闭或结扎术、动脉瘤孤立术及动脉瘤壁加圈术,其中最常用的是动脉瘤直接夹闭术。

——手术时机:I-II级患者争取在发病3天内手术,对III-IV级患者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或早期(出血3天内)或晚期(出血2周左右)手术;若伴有脑血管痉挛或患者一般情况很差(Hunts分级为V级),应延期至患者情况好转,脑血管痉挛消失后手术。但动脉瘤破裂出血形成颅内血肿,并有明显的颅内压增高,脑功能障碍,甚至脑疝形成者,即使是V级患者,经脑血管造影证实后,均应立即手术,也可同时处理动脉瘤。

——颈内动脉结扎术:本法通过结扎颈内动脉,减少再出血率,达到间接治疗动脉瘤的目的。适用于无法直接开颅手术处理的颈内动脉海绵窦或床突下段动脉瘤或其他不能夹闭的巨大动脉瘤或梭形动脉瘤以及瘤体大又无明显瘤颈而且只能被一侧颈动脉造影所显影的前交通动脉瘤。术前需做Matas试验(压迫颈动脉试验)与血管造影了解颅内前后交通动脉侧支循环情况,只有患者能耐受颈内动脉闭塞达30分钟而无脑缺血症状,造影证实颅内侧支循环良好时,方可结扎颈内动脉。

2、血管内介入治疗

(1)“再塑形”技术:

“再塑形”技术即在微导管插入动脉瘤腔内后,应用不可脱性球囊在动脉瘤颈部暂时扩张,同时经微导管向瘤腔内送人可脱弹簧圈并使之在动脉瘤内成篮,排空球囊后若弹簧圈稳定即予解脱;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动脉瘤填塞满意为止。将球囊置于载瘤动脉瘤颈处,同时将微导管置于动脉瘤内,充盈球囊以封闭瘤颈,再将合适的弹簧圈推送进入动脉瘤内,然后抽空球囊,确认弹簧圈稳定后,解脱弹簧圈。每次充盈球囊的时间控制在5min内,重复进行充盈球囊和填塞的过程,直到尽可能达到动脉瘤致密填塞。球囊“再塑形”技术的适应证:绝对宽颈(瘤颈直径>4mm)和(或)相对宽颈(瘤颈/体比值≥0.7)的动脉瘤。其优点为:充盈球囊时可以暂时固定微导管,防止微导管移位;防止微弹簧圈脱出瘤颈堵塞载瘤动脉;反复充盈球囊使动脉瘤栓塞更致命,提高动脉瘤的栓塞率。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术中应用两根微导管同时操作,因技术难度增加而使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充盈球囊时可能造成动脉瘤或载瘤动脉破裂;载瘤动脉的暂时性闭塞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球囊反复充盈使血管痉挛或损伤血管内皮进而导致迟发性狭窄;过度填塞使动脉瘤破裂;形成夹层动脉瘤或假性动脉瘤。

眼动脉宽颈动脉瘤1A.三维血管造影显示瘤颈宽11.2mm,载瘤动脉血管壁部分成为瘤体的一部分1B.Hyperglide球囊置于瘤颈处行堵闭试验,显示可完全封堵瘤颈1C.栓塞后侧位血管造影显示载瘤动脉通畅1D.弹簧圈重建,重塑的载瘤动脉通道里马鞍型

(2)双微导管技术:

双微导管技术即在动脉瘤腔内放置两个微导管系统,经两个微导管交替送入弹簧圈,观察弹簧圈稳定后再解脱。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动脉瘤完全栓塞。双微导管技术的适应证:瘤颈/体比值<1的颅内宽颈动脉瘤。具有以下优点:交互编织的弹簧圈在动脉瘤腔内的稳定性强,不易突入载瘤动脉,提高了囊内弹簧圈稳定性;双微管技术受血管的影响较小,适用于载瘤动脉迂曲的动脉瘤栓塞。但也有一定风险,如术中应用2根微导管同时操作,因技术难度增加而使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仍有微弹簧圈脱出瘤体的风险。

(3)支架辅助技术:

支架辅助技术是在载瘤动脉内骑跨动脉瘤开口放置支架,再通过支架网眼将微导管插入瘤腔内,送入弹簧圈闭塞动脉瘤(顺序式);或先将微导管插入瘤腔内,再跨瘤开口放置支架,随后经微导管送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平行式)。目前常用的颅内支架有Neuroform支架、Enterprise支架、Leo支架和SolitaireAB支架。支架辅助技术的适应证:颅内宽颈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其优点为:支架能保护载瘤动脉通畅,避免了因对侧血管病变或细小动脉栓塞引起的术后缺陷;支架改变了载瘤动脉和动脉瘤流入道及流出道的血流动力学特性,能促进瘤内血栓形成;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治疗能防止弹簧圈的脱出,保护载瘤动脉通畅;支架促进瘤颈的修复,有助于载瘤血管的重建,降低动脉瘤复发的风险;由于动脉夹层是血管内膜破裂形成的,支架能有效地闭塞内膜的破裂,达到治疗目的。风险为:支架辅助技术需要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的药物,有可能导致待栓塞的动脉瘤破裂出血或干扰和延迟动脉瘤内的血栓形成;支架诱导内皮增生,导致血管狭窄;支架通过迂曲的血管引起血管痉挛;支架累及穿通支开口,特别是基底动脉两侧的穿通支导致缺血和梗死。

(4)密网支架技术:

密网支架如SILK支架、Pipeline支架,是一种高编织、低孔率的血流导向装置。其适应证包括: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或微小动脉瘤等复杂病例。具有以下优点:应用密网支架原则上不需要进行瘤内填塞,节省费用;它可以重塑动脉瘤局部的血流,将载瘤动脉流向动脉瘤内的血流导向远端正常的血管内,进而减少局部血流对动脉瘤内的冲击,使瘤内血流减少、减慢或血流方式改变,致使动脉瘤内血栓形成、闭塞;它有安全性高、顺应性好、成功率高的特点。风险包括:支架释放过程中技术失败率较高,主要失败原因为支架经过颈内动脉虹吸段等扭曲部位时推送摩擦力过大、支架释放后移位或不能完全膨胀等;术后支架内狭窄或闭塞、所覆盖的分支或穿支狭窄、闭塞和颅内出血。

4.神经介入技术

不难看出,随着认知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神经介入技术因其适应证广、创伤小、快捷迅速在临床运用上具有极大优势,近年来发展迅猛,普及率也日渐升高。神经介入技术顾名思义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血管介入技术。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的支持下,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通过选择性造影、栓塞、扩张成形、机械清除、药物递送等具体方法,对累及人体神经血管系统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它是一种新兴的微创临床技术,为许多脑与脊髓血管疾病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治疗途径。既可以独立解决许多脑血管疾病,又可以和传统的开放手术、放射治疗等巧妙结合,使原来无法或难以治疗的疾病得到满意疗效。但神经介入技术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1、技术难度: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项防治脑血管病的新技术,与传统的脑血管病治疗方法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但介入技术毕竟是一项有创性操作并有一定的并发症。因此,操作人员是否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必备的操作技能和从业经验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如对于病变血管的部位和程度需要丰富的脑血管病诊治经验和相关的神经科学知识;如操作时间过长,球囊反复充盈使血管痉挛或损伤血管内皮进而导致迟发性狭窄等。

2、安全性:传统的神经介入技术需要患者和医疗人员较长时间暴露在X射线下,会对机体造成潜在危害。

3、组织协调问题:我国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机构和从业医生均较少,开展例数有限,远不能满足广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需求。此外,如脑卒中绿色通道等需多科室配合的治疗路径需更加完善。

(待续)

更多更新行研信息,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