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迎丰收,杰为卓荦再聚首”。10月15日泰杰伟业携手天坛神经介入联盟共同举办大型线上学术会议——“杰为卓荦”第五期如约顺利开播。“杰为卓荦”是泰杰伟业与天坛神经介入联盟在疫情背景下联手举办的,以神经介入专业学术为基础的系列线上交流会议,旨在汇聚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发展理念,紧跟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技术方向,大力支持中国脑卒中防治事业。
本期会议以复杂动脉瘤为主题,诚邀首都医科医院李佑祥教授、首都医科医院穆士卿教授、西安医院谢万福教授、中国医院医院臧培卓教授担任主持和点评嘉宾;中国医院医院臧培卓教授、医院朱青峰教授、医院张涛教授担任讲者嘉宾,共同分享使用泰杰伟业相关产品治疗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经验和心得体会,为大家奉献一场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学术盛宴。
会议伊始,医院李佑祥教授首先致开场辞。李佑祥教授表示,虽然目前疫情已经趋于平稳,但是线上交流的方式依然体现了优势。本期线上会议已经是该系列的第五期,对于大家熟悉泰杰伟业的产品是一个机会,对于临床术者也是一个交流平台。泰杰伟业在市场上的声音也越发响亮,产品的质量和临床使用效果,也得到广泛认可。
紧接着,中国医院医院的李心国教授首先分享了《复杂动脉瘤栓塞病例分享》的讲题。
李教授首先指出,微小动脉瘤是最长径小于3mm的动脉瘤。不同于文献报道的低发生率,李教授认为在临床实际遇到的病例中,微小动脉瘤的发病率和破裂率还是比较高的。
微小动脉瘤由于体积小,在临床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常规的影像角度不能很清晰的显示时,需要临床术者根据出血部位或三维重建中仔细寻找动脉瘤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将其轻易地归为非动脉瘤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治疗过程中的难点包括超选、相对宽颈以及瘤内空间小。应对策略来说,超选时需要形成稳定的“能量塔”,从而确保微导管可以稳定地超选进入动脉瘤腔内。
随后李教授通过4个案例展示了超选时构成稳定力学结构的重要性。术中中间导管位置输送比较“高”时,可以提供更多支撑力,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多的稳定性。
对于微小动脉瘤相对宽颈的特点,李教授认为辅助手段是必要的。也通过案例进行了说明,虽然微小动脉瘤体积小,但是体颈比也比较小。因此对于微小动脉瘤而言,需要采用支架辅助,甚至Y型支架进行辅助。
针对于瘤内空间狭小,李教授强调需要安全稳定的填塞,而安全稳定的填塞需要弹簧圈足够柔软。对于选圈的策略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尽量选择较短的圈。另外,也不必过分追求致密栓塞的效果。少量的弹簧圈填塞也足以引起微小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随即,李教授通过大量的使用泰杰伟业产品治疗微小动脉瘤的案例,向大家展示了泰杰伟业弹簧圈在治疗微小动脉瘤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讨论环节
谢万福教授和李教授探讨了电凝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李教授表示曾经使用过这类技术。穆士卿教授提到,这项技术需要具体分析病情,相对宽颈的动脉瘤采用这样的方法并不一定有效。
朱青峰教授提到,对于出血患者,首先处理责任动脉瘤。但如果两侧都采用支架辅助,会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那这类的患者是否需要分期手术呢?臧培卓教授指出,未破裂动脉瘤也是高风险的因素,一般会采用二期手术的方式治疗。不过,考虑到部分患者的经济能力,也可能一期同时治疗。但理论上分期治疗会更好。
随后,医院朱青峰教授分享了《Perdenser?弹簧圈复杂动脉瘤全程治疗病例分享》的讲题。
该病例为一基底动脉尖破裂动脉瘤。动脉瘤形态为不规则的多叶状。动脉瘤大小约6.3mm*5.6mm,瘤颈宽约5.2mm,属于宽颈动脉瘤。通过造影三维重建,可以看到左侧大脑后动脉比较粗大,右侧的大脑后动脉比较纤细。为支架辅助选择做好准备。
本病例全程采用泰杰伟业Perdenser?弹簧圈进行治疗。首先,采用泰杰伟业Perdenser?6mm*20cm-3D弹簧圈成篮。贴壁成篮满意后,继续放入5个Perdenser?弹簧圈。
弹簧圈填塞完毕后,将支架完全释放。瘤内即刻达到致密栓塞效果。造影可见右侧的大脑后动脉P1段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朱青峰教授最后总结道:对多分叶的复杂动脉瘤进行治疗时,泰杰伟业Perdenser?弹簧圈可以起到良好的成篮作用,填塞过程也比较流畅,能够满足临床对于复杂动脉瘤的治疗需要。其解脱方式操作也比较简单,快捷。
讨论环节
穆士卿教授表示,该病例全程使用泰杰伟业Perdenser?弹簧圈,是非常好的经验分享。
朱青峰教授提到,通过全程使用泰杰伟业Perdenser?弹簧圈治疗,证明该产品可以良好地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最后,医院张涛教授分享了《浅谈泰杰伟业弹簧圈在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张教授从3个不同角度分析了泰杰伟业Perdenser?弹簧圈的产品性能。首先是不规则动脉瘤栓塞中的空间捕捉能力。
张教授通过3则病例展示了Perdenser?弹簧圈在不规则动脉瘤内可以充分捕捉空间的特性。对于带子囊或者多叶的动脉瘤而言,Perdenser?弹簧圈可以有效对子囊或分叶进行填塞,彰显出良好的顺应性和空间捕捉能力。
张教授指出,Perdenser?弹簧圈的第二个特点是微小动脉瘤栓塞中的成篮能力。
张教授通过3则裸栓的病例充分说明了泰杰伟业Perdenser?弹簧圈在微小动脉瘤内进行成篮时具有良好的术中表现。不仅可以提供良好的贴壁成篮的效果,还有极高的安全性。术后造影也可以看到动脉瘤即刻达到了致密栓塞的效果。
最后,张教授提到了Perdenser?弹簧圈在支架辅助栓塞中的表现。张教授指出,Perdenser?弹簧圈可以和各类支架良好的配合。同时,泰杰伟业Frepass?微导管系列产品也有内径0."和0."的支架微导管,可以完美匹配临床现有的各类支架。
张教授展示了5则病例。涉及到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前交通、后交通以及基底尖等多个部位。通过这5则病例,可以看到,尽管治疗部位不同,采用的支架和技术也有区别,但Perdenser?弹簧圈一如既往的表现出良好的临床适用性。
张教授总结认为,泰杰伟业Perdenser?弹簧圈在不规则动脉瘤治疗时可以表现出良好的空间捕捉能力,在微小动脉瘤治疗过程中可以有稳定的成篮表现,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时的表现中规中矩。同时,Perdenser?的柔软度也相比于某些进口型号的弹簧圈更加柔软。术中无解旋的情况发生。总的来说,泰杰伟业Perdenser?弹簧圈不管是术中术者的手感,还是影像学上的表现,都可以体现出优异的产品性能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是一款值得信任的国产优质弹簧圈。
讨论环节
穆士卿教授认为张涛教授分享了丰富的案例,而且都是经典的案例,非常精彩。
张涛教授分享了“穿”支架网眼的一些感受和经验。而“穿”网眼时,微导管头端肯定不建议直形。可以过塑为“J”形。同时还需要结合微导丝调整一起协助微导管“穿”网眼。
朱青峰教授提到,双支架时有专家采用并列释放的方式,那血管较细时,是否会更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张涛教授则认为,采用这样的方式,除了支架圆柱体的两个管腔,两侧的缝隙也是两个管腔。支架贴壁不良就容易形成血栓,那么这样的空间结构会比较担心血栓的形成。
穆士卿教授补充道,曾采用过动脉瘤内双微导管,左右两侧大脑后各一个支架的方式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术后的抗凝药物使用要加强,而不仅仅是常规服用抗凝药物。
李佑祥教授指出,基底动脉尖放几个支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管治疗方式如何,最好是达到解剖治愈。只要放支架,支架需要跨血管,就不是解剖治愈。当然基底动脉动脉瘤很难治愈。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基础情况、预期寿命等多种因素。对急性出血动脉瘤,制止出血,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作为临床医生,首先考虑的是治疗患者,而不仅仅是治疗一个动脉瘤。
另外,李佑祥教授特别指出,术前评估非常重要。治疗基底动脉动脉瘤,不是单纯为了治疗动脉瘤。如果栓塞会造成丘脑穿支闭塞的,手术坚决要避免。
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技术不断更新,相关器材的发展日新月异。集百家之所长,汇群英之所智,打造神经介入领域的高端专业学术交流沙龙,推广神经介入的新思维、新技术,一直是泰杰伟业和天坛神经介入联盟共同目标。
复杂动脉瘤是神经介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