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患处会脱皮吗         http://m.39.net/pf/a_4360245.html

Dr.Zhang

张耀慧副主任医师

中共*员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重症组委员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分会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分会委员洛阳市神经介入学会秘书急性缺血性卒中大血管闭塞(AIS-LVO)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快速有效治疗非急诊介入血管开通手术莫属。即使治疗的组织窗的提出和推广拓宽了治疗的时间窗,但对于中断血流供给的脑组织仍如干涸的禾苗,救治仍需争分夺秒。兵贵神速,成功手术需尽快依次完成入路建立(置入动脉鞘)—通路铺设(导管到位)-血管再通(支架取栓或导管吸栓)。入路建立看似简单却是重要的第一步,通常选择右侧股动脉入路,次选左侧股动脉,极少选择右侧肱动脉,左侧肱动脉因手术操作体位关系无法选用。-11-15,62岁的付某某因“突发言语不利、右侧肢体无力”急转我院,经静脉溶栓后病情未见好转,且出现意识不清。别无他选,急转实施介入血管开通手术成了积极抢救治疗的不二之选。病人很快被安排躺在了手术台上,看似司空见惯的一台急诊介入手术又要按部就班开始了。取栓小李争着上去就要穿刺建立入路,右侧股动脉搏动触摸不到,左侧亦未触及,右侧肱动脉搏动也极其微弱,第一步就受挫了,急诊超声检查证实:双侧髂动脉及右侧锁骨下动脉均闭塞。难道要“小河沟里翻船了”......造影显示:历来排兵布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都是“先锋官”的责任和任务。远方战事正酣,救兵如救火,怎能因山水阻隔断了供给!非常之时当有非常用兵之策。尊为“手术战斗机”的“庞大将*”一马当先充当了急先锋。双侧股动脉入路显然是不可能了,艺高人胆大,循着右侧肱动脉微弱得若有若无的搏动,动脉鞘终于置入成功,造影一看,锁骨下动脉近端竟是闭塞的,救援之路再度中断。就此收手终止手术,无论从道义角度还是专业角度都无可厚非,可患者余生可能就要在床上度过甚至逝去生命。面对生命和健康,退却和放弃从来都不是医者选择。经魏立平主任与术者庞红立医生、李元辉医生讨论,决定经肱动脉入路打通闭塞的锁骨下动脉,行肱动脉入路造影及开通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肱动脉穿刺

多次尝试,导丝从闭塞处艰难穿通过,球囊扩张拓宽通路,导管欲扬先抑送达左侧颈内动脉,通路铺设到位,接下来的支架取栓自然是水到渠成,闭塞血管很快成功再通,血流如淙淙甘泉重新流入干涸的土地滋润着濒临干枯的禾苗,希望终于在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心理燃起!

经肱动脉入路取栓是我院的首例,经锁骨下动脉闭塞后的肱动脉穿刺入路成功开通颅内动脉在业内也没有先例。更让人欣慰的是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顺利并康复出院。

脑卒中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在我国已成为第一位致残及致死首要病因,成了实现“全民健康、健康中国”这一宏愿的一大拦路虎。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等多个部门把脑卒中的防治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把急诊取栓、急诊溶栓、支架植入、动脉瘤介入栓塞等神经介入技术作为防治脑卒中的重要措施向全国大力培训推广,神经介入技术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形象的称其为有别于药物和传统开刀手术的“第三条生命线”,无论在急性动脉梗塞时快速疏通闭塞,还是在动脉瘤破裂出血危急生命时迅速快捷阻止再出血,“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成功抢患救者生命,减少重严致残。

医院是国家卫计委评审指定的脑卒中筛查防治基地、五星级高级脑卒中中心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省内最早成立的神经介入专科病房,是集脑血管病的病因筛查、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神经危、重症救治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神经介入科于年医院率先开展神经介入血管内检查治疗,于年神经介入科独立成科,此后神经介入诊疗手术技术有了快速全面发展。先后成功开展了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急性脑梗死急诊取栓/吸栓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颅内静脉窦血栓溶栓、取栓及支架置入术,颅内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术等高难度手术余例,诊疗水平处于省内先进地位;我科拥有雄厚专业的神经介入团队,有24x7全天候高效运转、日臻完善的脑卒中绿色通道,无缝连接有神内监护室为急危重症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监护保障。开展的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溶栓、急诊取栓等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洛阳及周边地区广大脑卒中患者带来了健康的福音。

病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