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医院 http://www.zggylt.com/来源:网络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旨在分享学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的阅读。
27.下列造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必要因素中哪项是错误的?(
)
A.膝的前后移动
B.膝的内收和外展
C.膝的半屈
D.膝的挤压
E.膝的旋转
A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多由扭转外力引起。
当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时,身体及股部猛然内旋,内侧半月板在股骨髁与胫骨之间,受到旋转压力,而致半月板撕裂,
如扭伤时膝关节屈曲程度愈大,撕裂部位愈靠后。
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机制相同,但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A项,膝的前后移动一般不会导致半月板损伤。
28.下列关于肱骨髁上骨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肘后三角正常
B.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易并发血管神经损伤
C.多为间接暴力引起
D.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容易导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E.严重者一般需切开复位内固定
B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时骨折近端易造成肱动脉及其他血管神经损伤,
常可并发导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因此B说法有误。
29.下列哪种情况不是狭窄性腱鞘炎的体征?(
)
A.弹响拇
B.鼓槌指
C.扳机指
D.弹响指
E.握拳尺偏试验阳性
B
狭窄性腱鞘炎的体征包括:
弹响指或扳机指、弹响拇、
握拳尺偏腕关节时,在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Finkelslein试验阳性)。
30.影响骨折愈合最重要的因素是(
)。
A.患者的年龄
B.患者是否合并代谢性疾病
C.全身营养状态
D.外伤所致的骨折类型
E.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情况
E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包括:
①年龄;②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
③感染的影响;④软组织损伤程度;
⑤软组织在骨折断端的嵌入;⑥全身健康状况;
⑦施加的治疗方法。
其中,影响骨折愈合最重要的因素是骨折部位的血供情况。
31.目前认为成人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最可取的固定方法是(
)。
A.外固定器固定
B.大腿皮牵引+小夹板固定
C.加压钢板固定
D.内锁式髓内钉固定
E.石膏外固定
D
成人的股骨干骨折近年来多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
手术多采用钢板、带锁髓内钉、弹性钉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外固定。
带锁髓内钉固定骨折时作用力分散在整个骨干的中轴,是一种轴向型固定,使整个长骨形成整体,不易发生折弯、变形,可有效地防止短缩与旋转,
目前被认为是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最可取的固定方法。
32.手的功能位描述,正确的是(
)。
A.腕背伸25°~35°
B.腕屈曲10°~15°
C.腕背伸20°~25°
D.腕背伸10°~15°
E.腕屈曲20°~25°
C
手的功能位是有利于发挥最大手功能的位置,呈握小球或茶杯状,
腕背伸约20°~25°,拇指处于对掌位,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微屈。
其他手指略分开,掌指关节和近侧指间关节半屈,远侧指间关节微屈。
33.腰椎峡部裂最常见的是(
)。
A.Ll、L2
B.L2、L3
C.L3、L4
D.L4、L5
E.L5、S1
D
一般认为腰椎峡部裂的病因是
先天性结构发育不良的基础上峡部受到慢性应力或急性损伤而出现断裂,以第4、5腰椎峡部裂最常见,约占90%以上,峡部断裂后随着腰椎的活动而逐渐出现病椎的向前滑移。
34.腰椎间盘突出在神经根的外侧时,特殊的功能性腰椎变位是(
)。
A.腰椎突向健侧
B.腰椎突向患侧
C.腰椎无侧突变化
D.腰椎前凸消失
E.腰椎前凸增加
B
腰椎间盘突出时脊柱姿势常有改变,腰椎前凸往往减小或消失,但这与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无关。
患者有功能性脊柱侧凸,是一种保护性反应,可以缓解神经根的压迫。
当椎间盘突出至受压神经根的外侧时,脊椎侧凸向患侧,受压神经根可以得到缓解。
35.骨质疏松症不包括的是(
)。
A.骨小梁数量减小
B.骨质变薄
C.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
D.骨脆性减弱
E.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减少
D
骨质疏松症是
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
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
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
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36.肌筋膜炎是指(
)。
A.发生于筋膜、关节囊的炎症
B.发生于筋膜、肌肉、关节囊的炎症
C.发生于筋膜、肌肉、韧带、关节囊的炎症
D.发生于筋膜、肌肉、韧带及肌腱的炎症
E.发生于肌肉、筋膜、骨突的炎症
D
肌筋膜炎又称纤维性肌痛,是发生于筋膜、肌肉、韧带及肌腱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反应的统称,
当机体受到风寒侵袭、疲劳、外伤或睡眠位置不当等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时,可以诱发肌肉筋膜炎的的急性发作。
肩颈腰部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劳损等是本病的基本病因。
37.肩周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
A.肩关节疼痛,以钝痛为主;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内收、前屈、外旋和内旋受限为主
B.肩关节疼痛,以刺痛为主;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内收、前屈、外旋和内旋受限为主
C.肩关节疼痛,以刺痛为主;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前屈、外旋和内旋受限为主
D.肩关节疼痛,以钝痛为主;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前屈、外旋和内旋受限为主
E.肩关节疼痛,以钝痛为主;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内收、后伸、外旋和内旋受限为主
D
肩周炎的主要症状为肩关节疼痛,关节活动障碍。
疼痛特点为肩关节钝痛,急性重者一触即痛,可能是组织有撕裂。有的按压时反而减轻,表现为慢性疼痛,夜间疼痛为著。
运动功能障碍为外展、前屈、外旋和内旋受限。
病程长者可因神经营养障碍及废用导致肌肉萎缩,三角肌最显著。
38.关于髌骨软化症的治疗错误的是(
)。
A.脉冲磁、超短波等物理因子治疗可以暂时缓解症状
B.急性期可在扶拐下做无痛范围内的关节活动
C.急性期尽量休息,避免抗阻力屈伸关节
D.急性期应严格制动
E.肌力训练可以帮助关节周围组织恢复协调性
D
髌骨软化症患者在急性期应尽量休息,在扶拐下作无痛范围内的关节活动,
不要制动关节,但需要避免抗阻力强烈的伸屈运动。
39.关节脱位的特有体征是(
)。
A.畸形、反常活动、关节空虚
B.畸形、反常活动、弹性固定
C.压痛、肿胀、瘀斑
D.肿胀、畸形、功能障碍
E.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空虚
E
骨折的专有体征包括:
①畸形;②活动异常;③骨摩擦音或骨摩擦感。
其他表现包括:
①疼痛与压痛;②局部肿胀与瘀斑;
③功能障碍。
关节脱位后的特有体征包括: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空虚。
40.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诊断标准之一是患者的Cobb角(
)。
A.>°
B.>10°
C.>90°
D.>70°
E.>45°
B
在脊柱X线正位片上,侧弯最上端椎体延长线的垂线与最下端椎体延长线的垂线相交所形成的交角即为Cobb角,代表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
目前大多数学者以>10°作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诊断标准。
41.踝关节扭伤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急性期治疗以冷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为主
B.适当进行功能训练,逐渐增加负荷训练
C.内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表现为踝关节内侧疼痛、肿胀,足外翻时引起内侧韧带部位疼痛加剧
D.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表现为踝关节外侧疼痛、肿胀,足内翻时引起外侧韧带部位疼痛加剧
E.提高踝关节肌力,减少复发率
C
C,内侧韧带损伤发生较少,其临床表现与外侧韧带损伤相似,但位置和方向相反。
D项,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表现为踝外侧疼痛、肿胀、跛行,足内翻时,引起外侧韧带部位疼痛加剧。
外侧韧带完全断裂较少见,局部症状更明显,可出现异常内翻活动。
42.脊柱最容易受损的部位不包括(
)。
A.C5~C7
B.T4~T5
C.T6~T7
D.T8~T9
E.T10~T12
D
脊柱最容易受损的部位是:下颈段C5~C7、中胸段T4~T7和胸腰段T10~L2。
刚好略过了T8~T9
43.膝关节十字韧带断裂,手术修复后用长腿石膏固定的时间(
)。
A.4~6周
B.6~8周
C.2~4周
D.1~2周
E.8~l0周
A
膝关节十字韧带断裂或胫骨棘撕脱骨折有明显移位者,应早期手术修复断裂的韧带,术后用长腿石膏固定4~6周。
44.脊柱呈“竹节样”改变常见于(
)。
A.脊髓灰质炎
B.脊柱侧弯
C.骨性关节炎
D.类风湿关节炎
E.强直性脊柱炎
E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是滑膜、关节囊、韧带或肌腱骨附着点的复发性和非特异性炎症,炎症、纤维化和骨化为本病的基本病变。
多见于骶髂关节、脊柱小关节、椎体周围韧带、跟腱、胸肋连接等部位。
初期为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进而肉芽组织形成,最后钙化、新骨彤成。
在此基础上,又发生新的附着点的炎症、修复,如此反复,出现骶髂关节不同程度的病变、椎体方形变、韧带钙化、脊柱“竹节样”变、胸廓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
45.腰椎峡部裂最常见的部位为(
)。
A.L1~2
B.L2~3
C.L3~4
D.L4~5
E.L5~S1
D
腰椎峡部裂指在先天性结构发育不良的基础上峡部受到慢性应力或急性损伤而出现断裂,以第4、5腰椎峡部裂最常见,约占90%以上。
46.WHO推荐为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检查是(
)。
A.双能X线吸收测定
B.单光子吸收测定
C.超声波测定
D.定量CT测定
E.MRI测定
A
双能X线吸收测定是将从X线球管释放的X线通过kedge吸收过滤,分成高低两种(40keV和70~80keV)X线,从而测定BMC和BMD,是骨密度测定的金标准。
47.X线有阳性所见时,一般在骨量丢失(
)。
A.15%以上
B.20%以上
C.30%以上
D.40%以上
E.50%以上
C
X线检查常作为骨质疏松的定性检查,一般在骨量丢失30%以上时,X线才能有阳性所见。
48.肱骨外科颈骨折的部位是(
)。
A.肱骨头周围的环形沟
B.肱骨头与肱骨干的交界处
C.肱骨大、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的交界处
D.肱骨大、小结节交界处
E.肱骨上端干骺端处
C
肱骨外科颈为肱骨大结节、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的交界部位,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界处,
位于解剖颈(肱骨头周围的环形沟)下2~3cm,有臂丛神经、腋血管在内侧经过,骨折可合并神经、血管的损伤。
49.有关肩关节周围炎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左侧多于右侧
B.女性多于男性
C.肩关节外展、前屈、外旋受限
D.三角肌可有轻度萎缩
E.多见于青少年
E
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严重者肩活动明显受限,故俗称五十肩或凝肩(冻结肩),为肩周肌、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
运动功能障碍为外展、前屈、外旋和内旋受限。
50.股骨头的主要血液供应来源是(
)。
A.股骨干的滋养动脉升支
B.闭孔动脉
C.股圆韧带内的小凹动脉
D.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
E.阴部内、外动脉
D
51.关于股骨颈骨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囊内的头下型骨折固定不好极易形成股骨头缺血坏死
B.好发于老年女性
C.患肢多呈短缩、外旋、内收畸形,大转子上移
D.根据病情可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E.内收型骨折较稳定、愈合率高
E
AB两项,股骨颈骨折常因扭转跌倒时,一侧臀部着地引起,好发于老年人,尤以女性多见。
股骨颈骨折按骨折线的部位可分为头下型、经颈型和基底型。
前两种类型骨折线在关节囊内,称囊内骨折。
由于股骨头颈血液供应差、愈合慢,加之常复位不良、内固定质量较差,极易形成股骨头缺血坏死,特别是囊内的头下型骨折。
E项,根据X线正位片上显示的骨折线倾斜度,即骨折线与两髂嵴连线所成的夹角(Pauwels角),大于50°者称内收型骨折,常有移位,剪力大,固定困难,不连接率高;
小于30°者则称外展型骨折,多有嵌插,剪力小,较稳定,愈合率高。
52.骨盆骨折的并发症不包括(
)。
A.直肠损伤
B.脊髓损伤
C.尿道损伤
D.坐骨神经损伤
E.腹膜后血肿
B
ACDE四项,都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骨盆骨折并发症。
B项,成人脊髓终于第一腰椎下缘或第二腰椎上部,从解剖意义上说,骨盆骨折一般不伤及脊髓。
53.患者女,43岁。反复头晕2年余,既往有碘过敏史,怀疑椎动脉型颈椎病,想要进一步了解颈部的血管情况,首选的直观整体的显示颈部血管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
)。
A.X线
B.超声
C.CTA
D.MRA
E.PET
D
临床上,对于颈部血管成像中,CTA及MRA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患者有碘过敏史,而MRA依靠血流的流动效应进行成像,无须使用对比剂即可进行血管成像,
因此首选的颈部血管成像的方法为MRA。
54.股骨颈内收型骨折是指Pauwels角(
)。
A.小于40°
B.小于50°
C.大于50°
D.小于30°
E.等于30°
C
Pauwels角为X线正位片上骨折线与两髂嵴连线所成的夹角,
大于50°者称内收型骨折,常有移位,剪力大,固定及愈合困难;
小于30°者称外展型骨折,多有嵌插,剪力小,较稳定,愈合率高。
55.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为(
)。
A.骨筋膜室内压高
B.细菌繁殖过盛
C.肌肉痉挛
D.主要神经损伤
E.血管内膜损伤
A
骨筋膜室的室壁坚韧而缺乏弹性,
如果室内内容物体积骤增,则室内压力急剧增加,阻断室内血液循环,使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缺血,产生骨筋膜室综合征。
56.骨折不愈合的治疗原则为(
)。
A.延长管型石膏外固定的时间
B.小夹板固定
C.植骨加内固定,同时石膏外固定
D.内固定
E.理疗
C
骨折不愈合需采用手术植骨和内固定,加用管型石膏外固定。
近年来也可应用低频电磁场治疗骨折不愈合。
57.外伤急救止血处理每1小时需放松止血带(
)。
A.10~15分钟
B.15~20分钟
C.5~10分钟
D.1~5分钟
E.20分钟以上
C
58.治疗和预防复发肱骨外上髁炎的基本原则是(
)。
A.反复多次注射泼尼松龙
B.限制握拳及伸腕动作
C.及时治疗
D.手、腕、肘诸关节石膏外固定
E.限制屈腕动作
B
肱骨外上髁炎是指肱骨外上髁处伸肌总腱起点处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又称“网球肘”。
由于前臂过度旋前或旋后,被动牵拉伸肌和主动收缩伸肌将对肱骨外上髁处的伸肌总腱起点产生较大张力,导致的慢性损伤。
主要的预防和治疗为:相对制动,合理休息,减少桡侧伸腕肌肌腱起点处张力(限制伸肘,握拳,伸腕及前臂旋前等动作)。
59.开放性骨折防止感染的首要措施是(
)。
A.迅速复位和内固定
B.彻底清除碎骨片和异物
C.及时彻底清创
D.注射大量抗生素
E.手法复位和外固定
C
骨折端穿透皮肤与外界相通时,称为开放性骨折,容易继发感染。
防止感染的首要措施是及时彻底的清创。
60.可确诊为关节脱位的是(
)。
A.功能障碍
B.瘀斑
C.肿胀
D.疼痛
E.关节腔空虚
E
关节腔空虚是关节脱位的特有体征,可辅助诊断关节脱位。ABCD四项,骨折时亦有这些体征。
61.下列临床表现中与诊断肩关节前脱位无关的是(
)。
A.患肢轻度外展
B.患肢短缩畸形
C.肱骨头异位,三角肌塌陷
D.Dugas征(+)
E.X线检查(+)
B
肩关节前脱位典型体征和症状为:
①方肩畸形;②触诊肩峰下空虚,常可在喙突下、腋窝部位触到脱位的肱骨头;③Dugas征阳性。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B项,患肢短缩畸形为肱骨骨折的体征,与肩关节前脱位无关。
62.左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下列体征中,对鉴别肘关节脱位无意义的是(
)。
A.触及骨折端
B.肘后三角正常
C.反常活动
D.骨擦音
E.半屈曲位畸形
E
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与肘关节脱位均有半屈曲位畸形,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无意义。
63.手法检查肋骨骨折的可靠依据是(
)。
A.局部痛觉过敏
B.局部皮下气肿
C.局部肿胀
D.压痛点有骨摩擦音或有骨摩擦感
E.局部瘀斑或皮下出血
D
骨折的常见症状及体征包括:
①疼痛与压痛;②局部肿胀与瘀斑;③功能障碍。
可见于新鲜骨折,也可见于软组织损伤及炎症。
D项,压痛点听到骨摩擦音或感到骨摩擦感为骨折的特有体征,是诊断骨折的可靠依据。
64.以下关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损伤后可有关节肿胀,关节积血或积液
B.Lachman试验阳性
C.前抽屉试验阳性
D.轴移试验阳性
E.侧压试验(分离试验)阳性
E
A项,为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体征:内/外侧副韧带损伤者有局部肿胀、压痛;交叉韧带损伤者,关节肿胀,关节积血或积液。
BCD三项,均为前交叉韧带(ACL)的检查:
①Lachman试验:患者平卧,膝关节屈曲30°,检查者双手分别放在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向后推大腿和向前拉小腿,有松弛、错动感者为阳性。
②前抽屉试验:患者平卧床上,膝屈曲90°,双足平置于床上,保持放松。检查者坐在床上,抵住患者双足使之固定,双手握住膝关节的胫骨端,向前方拉小腿,如出现胫骨前移比健侧大5mm为阳性,为前直向不稳定。
③轴移试验:取仰卧位,被动伸直膝关节,用手握住足跟使小腿内旋或取中立位,另一手对胫骨近端施以外翻应力。膝自伸直0°开始逐渐屈曲。胫骨外髁开始逐渐向前半脱位,缓慢屈膝达30°~40°时,胫骨突然向后复位,即可判定为轴移试验阳性。表示有前交叉韧带松弛。
E项,侧压试验(分离试验)阳性表示有侧副韧带受损。
65.髌骨软骨的营养主要来自(
)。
A.关节囊的血液供应
B.髌韧带的血液供应
C.股四头肌的血液供应
D.关节滑液
E.髌骨的滋养动脉
D
髌骨软骨周围无血液供应,靠关节滑液营养软骨。
66.狭窄性腱鞘炎最常发生在(
)。
A.肩部
B.踝部
C.肘部
D.手与腕部
E.足趾部
D
狭窄性腱鞘炎是最常见的腱鞘炎,好发于长期、快速、用力使用手指和腕部的中老年妇女、轻工业工人和管弦乐器演奏家。
67.石膏或夹板外固定之后最应注意的是(
)。
A.压迫性溃疡
B.血循环受阻
C.骨折再移位
D.松脱
E.石膏变形
B
外固定是骨折后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预防骨折断端移位。
但部分石膏或夹板外固定可因束缚过紧而造成血循环受阻,甚至引发骨筋膜室综合症,故实行外固定后需密切
)
A.功能障碍
B.反常活动
C.疼痛与压痛
D.肿胀与瘀斑
E.关节空虚
B
反常活动是指骨折后在受伤肢体本来没有关节的部位产生不正常活动。
它与畸形和骨擦音或骨擦感一样,都是骨折的专有体征。
受伤后只要发现三种体征中任何一种,即可确诊为骨折。
69.下列类型的骨折中,最不稳定的是(
)。
A.青枝骨折
B.横行骨折
C.斜行骨折
D.嵌入性骨折
E.裂缝骨折
C
骨折复位后易发生再移位者称不稳定型骨折。
斜行、螺旋形、粉碎形都属不稳定型骨折。
70.肱骨干中段骨折最易引起损伤的神经是(
)。
A.尺神经
B.桡神经
C.正中神经
D.腋神经
E.肌皮神经
B
肱骨中下1/3交界处后外侧有桡神经沟,此处骨折容易伤及桡神经。
71.手部外伤后,凡手指不能主动活动,提示可能(
)。
A.有关手指的神经已断裂
B.有关手指的肌腱均断裂
C.有关手指的血供已中断
D.有关手指的骨骼已骨折
E.有关手指的关节已骨折脱位
B
手外伤:
①血管损伤是通过手指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回流试验和血管搏动来判断;
②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手部感觉功能和手内在肌的功能障碍;
③肌腱损伤是通过观察手的休息位和屈伸指运动来判断,故该患者手指不能主动活动,应考虑有关手指的肌腱断裂可能性大;
④手局部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者,应疑有骨关节损伤,如手指明显缩短,旋转、成角或侧偏畸形及异常活动者则可确诊为骨折。
72.关于胫腓骨骨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胫骨下1/3骨折可发生延迟愈合
B.腓骨中段骨折可引起足下垂
C.胫腓骨中1/3骨折可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
D.胫骨上1/3骨折可造成小腿下段的缺血坏死
E.腓骨颈骨折容易伤及腓总神经
B
胫骨前内侧位于皮下、骨折端易刺破皮肤形成开放性骨折,
其上1/3骨折由于远骨折段向上移位,压迫动脉分叉处,可致小腿下段缺血或坏疽;
中下1/3骨折若挤压重,常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
下1/3骨折因血运不良,往往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BE两项,腓骨颈骨折可合并腓总神经损伤,引起足下垂及趾不能背伸。
73.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坐骨神经痛,向下肢放射和典型部位为(
)。
A.大腿前侧、小腿内侧和足背内侧痛
B.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和足背外侧痛
C.大腿后侧和小腿内侧痛
D.髂部以下整个腿痛
E.小腿后侧和足底部痛
B
腰痛伴坐骨神经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坐骨神经痛常为单侧,疼痛沿大腿后侧向下放射至小腿外侧、足跟部或足背外侧。
74.与脊髓型颈椎病无关的是(
)。
A.下肢发紧、发麻、行走困难
B.上肢发麻,手部肌力弱,持物不稳
C.大小便障碍
D.压头及牵拉试验阳性
E.不规则躯干和下肢感觉障碍,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
D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受限不明显,压头试验和牵拉试验多为阴性,无棘突部压痛,常有不规则的躯干和下肢感觉障碍;
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患者早期可有双侧或单侧下肢发紧、发麻,行走困难,继而一侧或双侧上肢发麻,手部肌力弱,持物不稳,严重者可致四肢瘫痪,小便潴留。
75.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时,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卧硬板床
B.尽早手术复位并行脊髓减压
C.两桌法整复骨折脱位
D.双踝悬吊法整复骨折脱位
E.硬膜外置管,循环冰水降温
B
胸、腰椎骨折若患者出现截瘫,则应尽快手术以解除脊髓压迫。
76.关于肩关节周围炎,错误的是(
)。
A.外展,外旋受限最严重
B.病变结果为关节无菌性坏死
C.特征是肩痛,活动限制和肌肉萎缩
D.本病是关节周围多种软组织的慢性炎症
E.本病能自愈
B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常并发关节内外粘连及肩关节活动障碍。
77.Colles骨折远段的典型移位是(
)。
A.向桡侧及背侧移位
B.向尺侧及掌侧移位
C.向尺侧及背侧移位
D.向桡侧及掌侧移位
E.只向背侧移位
A
Colles骨折远段向桡侧及背侧移位,骨折近段向掌侧移位,外观呈餐叉样畸形。
78.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下列正确的是(
)。
A.患者一般没有坐骨神经分布区感觉、运动及反射的改变
B.经有经验医师触诊可诊断
C.本病好发于30~50岁,体力劳动者或平时锻炼者很少出现
D.本病指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和双侧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E.两下肢同时有症状者,一般考虑手术治疗
D
腰椎间盘突出症:
①年龄20~50岁的体力劳动者和缺乏运动者多发;
②一般都有坐骨神经分布区感觉;③运动及反射的改变;
④诊断时应拍摄腰椎片;⑤症状较轻者,可先保守治疗,无效再行手术治疗。
79.关于桡骨下端骨折的陈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A.多发于老年人
B.骨折发生在桡骨下端5cm范围内
C.多由直接暴力所致
D.伸直型骨折远侧向背侧、桡侧移位
E.常合并尺、桡关节脱位及尺骨茎突骨折
B
桡骨下端骨折发生在桡骨下端2cm范围内。
80.检查肱骨外上髁炎的阳性体征是(
)。
A.Hoffman征阳性
B.Bannski征阳性
C.Mills征阳性
D.Dugas征阳性
E.Lachman征阳性
C
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阳性:即伸肘、握拳、屈腕,然后前臂旋前,此时诱发肘外侧疼痛,见于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包括:
①肘关节外侧疼痛,用力握拳、伸腕时疼痛加重,即前臂伸肌和屈肌抗阻力收缩会激发疼痛。
②可有晨僵,无关节活动受限。
③查体:皮肤无炎症,在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区有局限性、敏锐的压痛。前臂做旋前或旋后运动时会加重疼痛。严重者不能提重物、拧毛巾、扫地等。
81.骨折愈合分期不包括(
)。
A.成熟骨板期
B.塑形期
C.原始骨痂期
D.肉芽修复期
E.神经修复期
E
骨折愈合分期包括:①肉芽修复期;②原始骨痂期;
③成熟骨板期;④塑型期。
82.原发性脊柱侧弯是指(
)。
A.由脊柱旁肌肉病变引起的脊柱侧弯
B.由神经病变引起的脊柱侧弯
C.由脊柱骨骼病变引起的脊柱侧弯
D.由遗传因素引起的脊柱侧弯
E.无明确原因的脊柱侧弯
E
原发性脊柱侧弯是指无明确原因或者诱因的脊柱侧凸畸形,影响青少年健康发育。
83.脊髓型颈椎病不表现为(
)。
A.踩棉花样步态
B.肢体麻木
C.Hoffman征阳性
D.转头时可出现头晕症状
E.大小便功能受到影响
D
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包括:
①锥体束征:先从下肢无力、双腿发紧、抬步沉重感,渐出现跛行、易跪倒、足尖不能离地、步态笨拙等。
②肢体麻木:主要是脊髓丘脑束受累所致。在脊髓丘脑束内的痛、温度觉纤维与触觉纤维分布不同,因而受压迫的程度亦有所差异。痛、温觉可能明显障碍,而触觉可能完全正常。
③自主神经症状:胃肠、心血管的表现、大小便改变。其主要体征为:反射亢进、踝、膝阵挛、肌肉萎缩、手部持物易坠落,最后呈现为痉挛性瘫痪。
84.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点不包括(
)。
A.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B.关节出现晨僵
C.关节疼痛
D.出现杵状指
E.出现鹅颈样指
D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的慢性炎性病变,
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
其病理为慢性滑膜炎,侵及下层的软骨和骨,造成关节破坏,60%~80%的患者在活动期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
85.男性,26岁,2天前弯腰持重时感腰痛,后遂感疼痛向右下肢放散,行走时右下肢麻木。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腰扭伤
B.横突骨折
C.腰椎间盘突出症
D.梨状肌出口综合征
E.腰3横突综合征
C
患者腰部疼痛,并向右下肢放射,行走时麻木,考虑到患者有弯腰持重物史,故考虑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及马尾受压症状。
86.以下节段最常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是(
)。
A.L1~2
B.L2~3
C.T12~L1
D.L3~4
E.L4~5
E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主要是指腰椎,尤其是L4~5、L5~S1、L3~4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和双侧腰骶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L4~5、L5~S1突出占90%以上,年龄以20~50岁多发。
87.男,41岁。2周前搬重物时出现腰部疼痛,排便时加重,并向左下肢放射,逐渐出现左小腿皮肤感觉减退。
查体:腰部活动受限,左侧直腿抬高(+)。出现左下肢放射性疼痛。腰椎X线片来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腰扭伤
B.腰椎间盘突出症
C.腰椎肿瘤
D.腰椎管狭窄症
E.强直性脊柱炎
B
二、B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1.(共用备选答案)
A.Mills征阳性
B.Apley研磨试验阳性
C.Dugas征阳性
D.Tinel征阳性
E.Hoffman征阳性
1.周围神经损伤表现为( D.Tinel征阳性 )。
A.B.C.D.
D
2.半月板损伤表现为( B.Apley研磨试验阳性 )。
A.B.C.D.
B
3.肱骨外上髁炎表现为( A.Mills征阳性 )。
A.B.C.D.
A
A项,前臂伸肌牵拉试验又称Mill征,是诊断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的特异性征象。
B项,研磨试验又称Apley试验或膝关节旋转提拉和挤压试验。上提小腿并作内外旋转活动时,若发生疼痛,则为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挤压膝关节再作内外旋转活动时,若发生疼痛,则为内、外侧半月板损伤。
C项,肩内收试验又称Dugas征,提示肩关节脱位。
D项,周围神经干叩击试验又称Tinel征。肢体外伤患者检查时,若出现肢体远端刺痛感,则为阳性,提示损伤部位有神经损伤。
E项,Hoffmann征为上肢锥体束征,多见于颈髓病变。
2.(共用备选答案)
A.侧方韧带损伤
B.肩关节脱位
C.腰椎间盘突出症
D.半月板病变
E.交叉韧带病
1.研磨试验阳性常提示( D.半月板病变 )。
A.B.C.D.
D
半月板损伤的体征:关节弹响、交锁和关节间隙的压痛。股部肌肉萎缩,股内侧肌萎缩为甚,Apley研磨试验阳性。
2.侧方挤压试验阳性提示(A.侧方韧带损伤
)。
A.B.C.D.
A
3.Dugas体征阳性提示(B.肩关节脱位
)。
A.B.C.D.
B
肩关节脱位典型体征和症状:方肩畸形,触诊肩峰下空虚,常可在喙突下、腋窝部位触到脱位的肱骨头。
Dugas阳性体征:当患肢手掌放在对侧肩上,患肢肘关节不能贴近胸壁,而当患肢肘关节贴近胸壁时,患侧手掌却不能触及对侧肩。
4.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提示(C.腰椎间盘突出症
)。
A.B.C.D.
C
直腿抬高试验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有价值的试验,其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敏感性为76%~97%。
3.(共用备选答案)
A.孟氏骨折
B.盖氏骨折
C.Colles骨折
D.Smith骨折
E.Barton骨折
1.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 A.孟氏骨折 )。
A.B.C.D.
A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称孟氏骨折,多发生于青壮年及小儿,直接或间接暴力皆可引起。
2.桡骨中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B.盖氏骨折 )。
A.B.C.D.
B
盖氏骨折为桡骨中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损伤。
4.(共用备选答案)
A.肩关节前脱位
B.肘关节后脱位
C.桡骨小头半脱位
D.髋关节后脱位
E.髋关节前脱位
1.Allis法复位常用于( D.髋关节后脱位 )。
A.B.C.D.
D
髋关节后脱位常用的复位方法为Allis法,即提拉法。病人仰卧于地上,一助手蹲下用双手按住髂嵴以固定骨盆。术者面对病人站立,先使髋关节及膝关节各屈曲至90°,然后以双手握住病人的胭窝作持续的牵引。
2.患者出现下肢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并有弹性固定,应考虑(D.髋关节后脱位
)。
A.B.C.D.
D
髋关节后脱位的临床表现与诊断:①明显外伤史,通常暴力很大。例如车祸或高处坠落;②有明显的疼痛,髋关节不能主动活动;③患肢缩短,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④可以在臀部摸到脱出的股骨头,大转子上移明显;⑤髋关节后脱位可合并坐骨神经损伤。
第六章神经疾病
一、A1/A2型题(以下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不是脑卒中高危因素的是(
)。
A.糖尿病
B.高脂血症
C.高血压
D.疲劳
E.高龄
D
疲劳不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可能是脑卒中发病的诱因。
2.脑缺血超早期治疗的时间窗为(
)。
A.2小时之内
B.4小时之内
C.6小时之内
D.8小时之内
E.12小时之内
C
脑梗死后血流再通存在有效时间,即再灌注时间窗。如果脑血流再通超过时间窗时限,脑损伤可继续加剧,产生再灌注损伤。
研究证实,脑缺血超早期治疗的时间窗为6小时之内。
3.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肢体痉挛,以下处理错误的是(
)。
A.尽早手术治疗
B.手法牵拉
C.物理因子治疗
D.肉*素注射治疗
E.口服巴氯芬等抗痉挛药物
A
当脑卒中后痉挛影响病人肢体功能,导致疼痛或不适,甚至可能导致并发症(如骨折、皮肤破溃)时,应积极处理痉挛。
处理之前应先消除或治疗刺激因素,
处理的顺序:
首先采用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
其次口服药物、注射肉**素、乙醇阻滞等,
最后可选择外科手术方法治疗。
4.患者,女,67岁,右手抖动,动作缓慢,已4年,考虑为帕金森病,体检时最不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
A.右上肢肌张力减低
B.右上下肢静止性震颤
C.面部表情刻板
D.行走时步距变小
E.行走时右上肢联带动作消失
A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属于锥体外系疾病。
PD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的一系列体征。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进行性加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临床四大主征是:静止性震颤、动作缓慢、肌肉僵直及姿势步态异常。
5.下列选项中,损伤与畸形不对应的是(
)。
A.尺神经损伤—爪形手畸形
B.正中神经损伤—垂腕畸形
C.Colles骨折—“银叉”畸形
D.肩关节脱位—方肩畸形
E.桡神经损伤—垂腕畸形
B
正中神经损伤:
①感觉障碍:损伤部位在腕部或前臂肌支发出处远端,手的桡半侧出现感觉障碍;②指对掌、对指功能受限:拇指处于手掌桡侧,形成“猿形手”畸形,拇指不能外展,不能对掌及对指。
6.“三偏”征的病变部位最可能在(
)。
A.脑桥
B.中央后回皮质
C.中央前回皮质
D.内囊
E.视皮质
D
“三偏”征是指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又称三偏综合征,
是内囊部位病变的主要体征,多见于出血性脑卒中。
7.关于震颤麻痹的三个主要体征,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运动减少、搓丸样动作、肌肉僵直
B.震颤、肌肉僵直、运动减少
C.震颤、肌张力增高、慌张步态
D.震颤、面具脸、肌张力增高
E.震颤、面具脸、运动减少
B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缓慢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
其特征是:动作的缓慢与缺失、肌肉僵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不稳。
8.脊柱骨折脱位是否并发脊髓损伤,下列哪项检查最重要?(
)
A.X线摄片
B.CT
C.MRI
D.神经系统检查
E.腰穿作压颈试验及脑脊液生化检查
D
神经系统检查可直接反映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
9.初级排尿反射中枢位于(
)。
A.胸脊髓
B.颈脊髓
C.腰脊髓
D.脊髓圆锥部
E.脑干
D
10.关于老年性痴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慢性大脑退行性变性疾病
B.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下降,早期以远期记忆障碍为主
C.病理特征包括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神经元减少及颗粒空泡变性
D.行为改变先见幼稚、笨拙,常进行无效劳动,其后可有无目的性劳动
E.药物治疗主要以增加脑内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为主
B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发生于老年期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临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
A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痴呆类型。组织病理学的典型改变包括神经炎性斑、神经元纤维缠结、神经元缺失和角质增生。
AD通常起病隐匿,呈持续进行性发展。
最早最突出的症状是记忆障碍,早期主要为近期记忆力受损,随着病情的进展,远期记忆力也逐步受累。
11.脊髓休克可见于(
)。
A.脊髓空洞症
B.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C.脊髓蛛网膜粘连
D.脊髓胶质瘤
E.脊髓后动脉血栓形成
B
脊髓休克一般发生于脊髓急性横贯性损害时。
ACD三项,脊髓胶质瘤、脊髓蛛网膜粘连、脊髓空洞症均起病缓慢,不发生脊髓休克。
E项,脊髓后动脉血栓形成虽然起病较急,但损害以后束为主,皮质脊髓束损害较轻,故不会发生脊髓休克。
12.颅内高压“三主征”是指(
)。
A.昏迷、高热、瞳孔散大
B.头痛、呕吐、视盘水肿
C.血压升高、高热、呼吸不规则
D.头痛、高热、血压升高
E.昏迷、血压升高、呕吐
B
头痛、呕吐、视盘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13.鉴别起病几小时的卒中患者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的最肯定的证据是(
)。
A.瘫痪的程度
B.昏迷程度
C.血压高低
D.脑脊液检查
E.头颅CT
E
CT或MRI可显示------------缺血梗死或出血梗死改变。
14.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
)。
A.心肌梗死
B.脑积水
C.血管痉挛
D.动脉瘤破裂
E.高血压
D
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15.关于引起脑外伤后患者躁动的原因不包括(
)。
A.躯体疼痛
B.颅内压增高
C.尿潴留
D.体位或环境不适
E.意识丧失
E
躯体疼痛、颅内压增高、尿潴留、体位或环境不适等原因都可能是导致脑外伤后意识模糊的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
16.帕金森病的临床四大主征不包括(
)。
A.动作缓慢
B.肌肉僵直
C.静止性震颤
D.运动性震颤
E.姿势步态异常
D
帕金森病的临床四大主征:静止性震颤、肌僵直、慌张步态、其他症状(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高级认知功能和情绪障碍)。
D项,运动性震颤常见于小脑疾病。
17.周围神经损伤,感觉障碍表现为(
)。
A.偏身性感觉障碍
B.交叉性感觉障碍
C.节段性感觉障碍
D.传导束性感觉障碍
E.末梢性感觉障碍
E
周围神经损伤表现为手套袜套样-----末梢性感觉障碍。
18.关于周围神经损伤预后的描述不正确是(
)。
A.神经再生或功能恢复时,首先出现神经远端敏感,弹叩现象阳性
B.定期进行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观察神经再生情况
C.治疗3个月后电生理检查没有明显改善者,提示预后不佳
D.痛觉恢复时自主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亦开始恢复
E.神经干叩击试验是神经髓鞘再生较轴突再生快(慢)的表现
E
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
在神经损伤后或损伤神经修复后,在相应平面轻叩神经,其分布区会出现放射痛和过电感,这是神经轴突再生较髓鞘再生快,神经轴突外露,被叩击时出现的过敏现象。
19.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A.骨和皮肤的病理改变
B.多汗
C.严重烧灼样疼痛
D.瘫痪无力
E.水肿
D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为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无神经损害。
其临床表现包括:
①严重烧灼样疼痛;②可有骨和皮肤病理改变;
③多汗;④水肿;⑤感觉过敏。
多见于骨关节损伤的患者。
20.关于周围神经损伤程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Ⅰ度损伤时传导阻滞,可在短时间内恢复
B.Ⅱ度损伤时轴突中断,但神经内膜管完整,可自行恢复
C.Ⅲ度损伤时神经纤维与束膜均横断,多为不完全恢复
D.Ⅳ度损伤时神经束内的大部分或全部神经纤维受损,需手术修复
E.Ⅴ度损伤时神经干完全断裂
C
根据神经损伤的不同程度将其分为五度,包括:
①Ⅰ度损伤:传导阻滞,一般由于直接压迫神经纤维或局部严重缺血造成,可在短时间内恢复;
②Ⅱ度损伤:轴突中断,但神经内膜管完整,损伤远端发生沃勒变性,多由长期或严重压迫所致,可自行恢复;
③Ⅲ度损伤:多由长期或严重压迫所致,神经纤维横断而神经束膜完整,有自行恢复的可能,但多为不完全恢复;
④Ⅳ度损伤:神经束内的大部分或全部神经纤维受损,但神经干外膜保持完整,需手术修复;
⑤Ⅴ度损伤:神经干完全断裂。
21.患者,女,68岁,左上睑下垂,左眼球仅能外展,瞳孔扩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最可能的病变是(
)。
A.右侧面神经与左展神经麻痹
B.左动眼神经麻痹
C.左视神经病变
D.右额叶病变
E.左侧Horner征
B
动眼神经支配除上斜肌和外直肌以外的所有眼外肌肉和瞳孔括约肌。
患者现出现左上睑下垂,左眼球仅能外展,瞳孔扩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应考虑左动眼神经麻痹可能性大。
22.一患者体检发现,右侧脐平面以下痛觉减退,左侧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深感觉消失,病变部位在(
)。
A.右侧颈髓
B.左侧胸髓
C.右侧胸髓
D.左侧颈髓
E.腰髓病变
B
脊髓半切综合征常见于刀伤或枪伤。
脊髓只损伤半侧,由于温痛觉神经在脊髓发生交叉,因而造成损伤同侧肢体本体感觉和运动丧失,对侧温痛觉丧失。
23.患者,女,32岁,既往健康。剧烈背痛24小时后,双下肢无力,左下肢麻木上升至乳头,伴弛缓性截瘫,尿潴留,右眼视力丧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
A.Guillain-Barre综合征
B.Brown-Sequard综合征
C.视神经脊髓炎
D.急性灰质炎
E.脊柱转移瘤
C
该患者是年轻女性,急性发病,症状和体征多,涉及运动、感觉、副交感神经和脑神经等,
病变部位累及视神经和脊髓,故最可能的诊断是视神经脊髓炎。
视神经脊髓炎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平均年龄30岁,女性多于男性。
单侧或双侧视神经炎以及急性脊髓炎是本病的主要表现,多先后出现,同隔时间不定。
视神经炎可单眼、双眼间隔或同时发病。
多起病急,进展快,视力下降可致失明,伴眶内疼痛,眼球运动或按压时明显。
24.有关脊髓休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脊髓损伤后即刻发生
B.损伤节段下发生的完全性弛缓性瘫痪
C.脊髓休克期持续时间长短与预后无关
D.可持续几小时至几周
E.各种反射、感觉、括约肌功能丧失
C
脊髓休克为脊髓受伤后在损伤节段以下立即发生的完全性弛缓性瘫痪,并伴有各种反射、感觉、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临床征象,可持续几小时到几周。
C项,脊髓休克消失早或晚是一个重要的预后指征,脊髓休克时间越长表示其损害越严重,预后亦越差。
25.中枢性瘫痪的特点不包括(
)。
A.失神经电位出现
B.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C.浅反射消失
D.肌张力增高
E.病理反射阳性
A
中枢性瘫痪不损害外周神经的电生理特性。
因此,失神经电位不是中枢性瘫痪的特征,
但是中枢性瘫痪的休克期可以出现浅反射消失。
26.脑出血患者首选检查为(
)。
A.脑电图
B.B超
C.MRI
D.CT
E.X线
D
临床疑诊脑出血时首选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边界清楚,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
27.仅有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但未发病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应服用(
)。
A.阿司匹林
B.不必用药
C.氯吡格雷
D.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E.双嘧达莫
A
缺血性卒中的一级预防常使用阿司匹林,
其他缺血性卒中或TIA应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缺血性卒中或TIA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或其他重要的危险因素应服用氯吡格雷。
脑动脉支架或其他成形术术后患者应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仅有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但未发病者属于一级预防,应服用阿司匹林。
28.脑缺血超早期治疗的时间窗为(
)。
A.3个小时之内
B.2个小时之内
C.5个小时之内
D.4个小时之内
E.6个小时之内
E
29.蛛网膜下腔出血首选(
)。
A.CT检查
B.MRI检查
C.腰椎穿刺
D.眼底检查
E.脑血管造影
A
头颅CT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首选方法,
CT显示蛛网膜下腔内高密度影可以确诊SAH。
根据CT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或提示颅内动脉瘤的位置,
动态CT检查还有助于了解出血的吸收情况,有无再出血、继发脑梗死、脑积水及其程度等。
CT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的敏感性在24小时内为90~95%,3天为80%,1周为50%。
3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神经功能缺失持续时间不足(
)。
A.15分钟
B.1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30小时
D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的、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
TIA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
神经功能缺失持续时间一般不足24小时。
31.颈动脉系统TIA的平均发作时间为(
)。
A.5分钟
B.8分钟
C.10分钟
D.14分钟
E.30分钟
D
颈动脉系统TIA的平均发作时间为14分钟,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平均发作时间为8分钟,大多数在1小时内缓解。
32.整个瓦勒变性(沃勒变性)过程,需要(
)。
A.3周左右
B.4周左右
C.2周左右
D.1周左右
E.5周左右
B
由于各种创伤、牵拉、缺血、高低温、电击等原因,直接使神经纤维受损中断,周围神经损伤后远段发生的轴突坏死、髓鞘分解消失和神经鞘膜增生等一系列蜕变和细胞吞噬过程,称为瓦勒氏变性。
整个瓦勒变性过程,大约需要4周左右的时间。
33.脑缺血超早期治疗的时间窗为(
)。
A.6h以内
B.7h以内
C.5h以内
D.4h以内
E.8h以内
A
脑梗死区血流再通后脑代谢恢复,脑组织损伤理应恢复,
但若脑血流再通超过时间窗时限,脑损伤可继续加剧,产生再灌注损伤。
研究证实,脑缺血超早期治疗的时间窗为6个小时之内。
34.以下不属于脑梗死后临床处理的是(
)。
A.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吸氧
B.控制血压、血糖
C.降颅压
D.控制各种并发症
E.良肢位摆放
E
脑梗死后的一般治疗包括: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吸氧;
②控制血压、血糖;③降颅压;
④控制各种并发症如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
⑤对症和支持治疗。
特殊治疗包括:
①溶栓治疗;②抗血小板聚集治疗;③抗凝治疗;
④降纤治疗;⑥神经保护治疗等。
35.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状是(
)。
A.肌肉僵直
B.姿势不稳
C.运动减少
D.静止性震颤
E.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C
帕金森病(PD)患者的运动迟缓或运动不能是致残的主要原因,是其核心症状。
36.以下关于急性脊髓炎的症状和体征中错误的是(
)。
A.多在2~3天内症状进展至高峰
B.同时出现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尿便障碍,呈脊髓完全横贯性损害
C.起病较急,首发症状多为双下肢无力、麻木、病变相应部位的背痛,病变节段有束带感
D.约半数患者发病前1~2周内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感染的病史,或有疫苗接种史
E.白细胞数异常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E
急性脊髓炎患者的脑脊液检查:
压力一般正常,白细胞数可正常,也可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含量可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
37.以下关于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表现为对称性肢体和脑细胞支配肌肉无力
B.四肢腱反射正常,无病理反射
C.呈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多在2周左右达高峰
D.常有前驱感染史
E.脑脊液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B
吉兰-巴雷综合征常有前驱感染史,呈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多在2周左右达高峰,
表现为对称性肢体和脑细胞支配肌肉无力,重症者可有呼吸肌无力,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可伴轻度感觉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脑脊液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电生理检查示远端运动神经传导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F波异常、传导阻滞、异常波形离散等,病程有自限性。
38.以下哪项不是诊断视神经脊髓炎的条件?(
)
A.视神经炎
B.脊髓MRI异常病灶>3个椎体节段
C.头颅MRI不符合MS诊断标准
D.脑脊液MNC>×/L
E.血清NMO-IgG阳性
D
视神经脊髓炎(NMO)的诊断的必要条件包括:
①视神经炎;②急性脊髓炎。
诊断的支持条件包括:
①脊髓MRI异常病灶>3个椎体节段;
②头颅MRI不符合MS诊断标准;
③血清NMO-IgG阳性。
具备全部必要条件和支持条件中的2条,即可诊断NMO。
39.我国最多见的老年性痴呆是(
)。
A.阿尔茨海默病
B.血管性痴呆
C.路易体痴呆
D.混合性痴呆
E.帕金森病痴呆
A
阿尔茨海默病(AD)占老年性痴呆患者的50%,是我国最多见的老年性痴呆。
40.男性,38岁,左腹股沟区发现4cm×6cm大小肿物,行肿物切除术后感大腿前部麻木,2周后站立或行走时感膝关节伸直障碍,考虑为(
)。
A.缝匠肌断裂
B.闭孔神经损伤
C.股神经损伤
D.坐骨神经损伤
E.肌股沟韧带断裂
C
股神经起自腰丛,由腰2、3、4神经前支后股组成,它由腰大肌外缘穿出,向下斜行于髂筋膜深面,在腰大肌与髂肌之间到达股筋膜鞘,在髂窝内发出髂肌支及腰大肌支,主干经腹股沟韧带深面、髂腰肌表面,由肌间隙进入股三角,位于股动脉的外侧。
股神经损伤的症状体征包括:
①运动:如损伤在髂窝上方,则髂腰肌及四头肌均瘫痪,表现不能屈髋及伸膝,如在髂肌分支以下损伤,仅表现不能伸膝。
②感觉:高位损伤表现为股前内侧及小腿内侧感觉丧失。低位损伤,可为单纯隐神经伤,表现小腿内侧感觉障碍。
③营养:小腿内侧易受外伤、冻伤和烫伤。
41.肌张力降低最常见于(
)。
A.脊髓损伤
B.臂丛神经损伤
C.帕金森病
D.脑卒中
E.多发性硬化症
B
肌张力降低是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之一。
B项,臂丛神经损伤属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42.患者讲话缓慢,走路蹒跚,睁、闭眼站立均有倾倒现象。病变可能在(
)。
A.小脑
B.脊髓后索
C.前庭系统
D.基底神经节
E.丘脑
A
小脑损伤的临床症状包括:
①损伤绒球小结叶可造成平衡失调和站立不稳,行走不能,跨步过宽、蹒跚、步态呈醉酒状(躯干或轴性共济失调),但闭眼时共济失调不会加重,这可与后索病变引起的共济失调相区别。
小脑性共济失调与本体感觉减退无关,而与肌群活动不协调有关,故称为协同不能(绒球小叶综合征)。
②损伤小节使前庭功能的冷热和旋转测试反应消失。
43.脑损伤患者疼痛刺激后可睁眼,并能拨开医生的手,偶有语声,但不能理解。该患者的Glasgow评分为(
)。
A.5分
B.6分
C.7分
D.8分
E.9分
E
Glasgow评分是一个评定患者(如头部外伤)神经功能状态的工具,
包括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三者相加表示意识障碍程度,
最高15分,表示意识清醒,
8分以下为昏迷,
最低3分,分数越低表明意识障碍越严重。
该患者疼痛刺激可睁眼得2分,---疼痛时能拨开医生的手得5分,有语声但不能理解得2分,故总评分为9分。
44.以下哪项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的临床表现?(
)
A.偏瘫
B.血性脑脊液
C.脑膜刺激征阳性
D.剧烈头痛、呕吐
E.动眼神经瘫
A
突发异常剧烈全头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经典临床表现,发病多有激动、用力或排便等诱因,短暂意识丧失很常见,可伴有呕吐、畏光、项背部或下肢疼痛,严重者突然昏迷并短时间内死亡。均匀血性脑脊液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A项,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只影响脑膜,而脑实质不受影响,因此,不应该出现偏瘫体征,因此答案选A。
E项,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后交通动脉瘤,其恰与动眼神经相伴行,因此,部分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可能会出现动眼神经瘫。
45.女性,30岁,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出现饮水时呛咳,声音无改变,可能的原因是(
)。
A.喉返神经损伤
B.气管损伤
C.喉上神经损伤
D.交感神经损伤
E.副交感神经损伤
C
甲状腺手术术后并发症中的神经损伤包括喉返神经损伤和喉上神经损伤。
其中,喉上神经损伤分为:
①外支损伤,会使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音调降低。
②内支损伤,则使喉部粘膜感觉丧失,容易发误咽和饮水呛咳,
一般经理疗后可自行恢复。该患者术后出现饮水时呛咳,声音无改变,应考虑喉上神经内支损伤。
46.患者,男,30岁。劳动中突感剧烈头痛、呕吐、一度意识不清,醒后颈枕部痛,右侧眼睑下垂,右瞳孔大,颈硬,克氏征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脑膜炎
B.脑出血、脑疝
C.小脑出血
D.脑干出血
E.蛛网膜下腔出血
E
该患者表现为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及颈硬,克氏征阳性,而没有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的表现,
因此,为典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突发异常剧烈全头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经典临床表现,发病多有激动、用力或排便等诱因,短暂意识丧失很常见,可伴有呕吐、畏光、项背部或下肢疼痛,严重者突然昏迷并短时间内死亡。
47.男,68岁。2年前出现过短暂的意识混浊,清醒后有几天听到空中有人在向他打招呼,思维迟缓,情感脆弱,几周后症状明显减轻。近半年来类似症状发作过2次,记忆力明显减退。头颅MRI示大脑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精神分裂症
B.血管性痴呆
C.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D.阿尔茨海默病
E.抑郁发作
B
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
VD一般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情波动,渐进发展;病程呈现明显的阶梯性和波动性;精神症状也出现“加重一部分缓解一再加重”的情况。
脑CT或MRI可见多发性脑梗死灶和软化灶等。
患者症状与之相符,诊断为血管性痴呆。
二、A3/A4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有若干个考题。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在每题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共用题干)
患者,男,68岁,有2年高血压病史。文化程度大专,工程师。主诉记忆力减退3年,出现幻觉1个月。查体:血压/90mmHg,神志清楚,语言流利,远、近记忆明显减退,空间定向力减退。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MRI见颞叶脑萎缩。
1.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血管性痴呆
B.帕金森病痴呆
C.Pick病
D.阿尔茨海默病
E.混合性痴呆
D
老年男性患者,记忆力减退3年,出现幻觉,远、近记忆明显减退,空间定向力减退。查体: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结合头颅MRI见颞叶脑萎缩,考虑为阿尔茨海默病。
2.患者可能处于痴呆的哪一期?(
)
A.晚期
B.中晚期
C.中期
D.早期
E.超早期
C
中度患者除记忆障碍继续加重外,工作、学习新知识和社会接触能力减退,
特别是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出现明显的衰退,
此期患者常有较明显的行为和精神异常。
3.患者最好的治疗药物为(
)。
A.他可林
B.石杉碱甲
C.脑活素
D.尼莫地平
E.银杏叶提取物
B
石杉碱甲常用于中、老年良性记忆障碍及各型痴呆、记忆认知功能及情绪行为障碍。
2.(共用题干)
患者,男,16岁,10天前右肘内侧刀刺伤,经清创缝合,创口愈合,但右手小指手指感觉消失。
1.此病变为以下哪一项?(
)
A.桡神经损伤
B.腋神经损伤
C.正中神经损伤
D.尺神经损伤
E.骨间后神经
D
尺神经损伤患者常出现环、小指爪形手畸形及手指内收、外展障碍和Froment征,以及手部尺侧半和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障碍,特别是小指感觉消失,手部精细活动受限,手内肌萎缩。
结合患者伤后出现右手小指手指感觉消失,考虑尺神经损伤可能性大。
2.查体时,易出现萎缩的肌肉不包括(
)。
A.蚓状肌
B.拇收肌
C.骨间肌
D.小鱼际肌
E.拇长屈肌
E
ABCD四项均是尺神经损伤后易萎缩的肌肉。
E项,正中神经损伤易出现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大鱼际肌、拇长屈肌、示指深屈肌、拇指对掌肌的萎缩。
该患者为尺神经损伤,故查体时,易出现萎缩的肌肉不包括拇长屈肌。
3.此时不宜采取哪项治疗措施?(
)
A.手术探查修补
B.局部物理治疗
C.电刺激治疗
D.激光治疗
E.药物治疗
A
周围神经损伤急性期或损伤早期治疗为:
①保持功能位,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②被动运动和按摩,可促进淋巴血液循环,维持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
③患者出现主动运动时,应积极进行主动活动。
A项,周围神经损伤后早期建议采取非手术疗法。
3.(共用题干)
患者,女,26岁,运动员,右上肢运动后疼痛2天就诊。体查时嘱患者用力握拳。
1.发现患者小指与无名指不能屈曲,则考虑(
)。
A.正中神经损伤
B.尺神经损伤
C.桡神经损伤
D.肱骨外上髁炎
E.肱骨内上髁炎
B
患者为运动员,右上肢运动后疼痛,小指与无名指不能屈曲,考虑为尺神经损伤。
尺神经损伤患者:
常出现环、小指爪形手畸形及手指内收、外展障碍和Froment征,以及手部尺侧半和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障碍,特别是小指感觉消失,手部精细活动受限,手内肌萎缩。
2.发现拇指与示指不能屈曲,中指屈曲不完全,则可能为(
)。
A.正中神经损伤
B.尺神经损伤
C.桡神经损伤
D.肱骨外上髁炎
E.肱骨内上髁炎
A
正中神经损伤的症状包括:
①感觉障碍:损伤部位在腕部或前臂肌支发出处远端,手的桡半侧出现感觉障碍;
②指对掌、对指功能受限:拇指处于手掌桡侧,形成“猿形手”畸形,拇指不能外展,不能对掌及对指。
3.发现拇指不能与其他四指相对,同时腕关节不能主动背伸,握拳时腕下垂更为明显(
)。
A.正中神经损伤
B.尺神经损伤
C.桡神经损伤
D.肱骨外上髁炎
E.肱骨内上髁炎
C
三、B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1.(共用备选答案)
A.腔隙性脑梗死
B.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C.脑血栓形成
D.壳核出血
E.脑栓塞
1.患者,男,58岁,晨起出现右侧偏瘫、言语不清,持续20分钟后完全恢复正常,头颅CT检查正常( B.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A.B.C.D.
B
患者为老年男性,急性发病,右侧偏瘫、言语不清,持续20分钟后完全恢复正常,头颅CT检查正常,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不伴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发作。
TIA的临床症状多在1~2小时内恢复,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且影像学没有急性脑梗死的证据。
2.患者,女,62岁,有高血压病史。左偏身痛觉减退1周来诊。头颅CT示右基底节小低密度灶(5mm)(
A.腔隙性脑梗死)。
A.B.C.D.
A
患者为老年女性,左偏身痛觉减退1周来诊,头颅CT示右基底节小低密度灶(5mm),考虑为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是长期高血压引起脑深部白质及脑干穿通动脉病变和闭塞,导致缺血性微梗死,缺血、坏死和液化脑组织由吞噬细胞移走形成腔隙。
梗死灶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1.5厘米。
这种梗死多发生在脑的深部,尤其是基底节区、丘脑和脑桥。
3.患者,女,70岁,凌晨起床上厕所时发现左侧肢体麻木乏力,初未在意,下午症状加重以至不能独立行走,去就医急诊查头颅CT未见异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C.脑血栓形成
)。
A.B.C.D.
C
患者为老年女性,急性发病,表现为左侧肢体麻木乏力,且病情呈进行性加重,而急诊查头颅CT未见异常可排除脑出血,
而脑梗死早期CT检查通常为阴性,常在发病24~48小时左右出现显著异常改变。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而腔隙性脑梗死症状一般较轻,因此答案选C。
2.(共用备选答案)
A.正中神经损伤
B.尺神经损伤
C.桡神经损伤
D.股神经损伤
E.腓总神经损伤
1.患者,男,23岁,右肱骨外上髁骨折后石膏固定肘关节8周,拆除石膏后,发现右侧腕关节不能背伸,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C.桡神经损伤)。
A.B.C.D.
C
桡神经损伤后,常出现垂腕,各指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外展等表现。
2.患者,男,38岁,工作中不慎被利器切伤前臂尺侧,伤口愈合后出现第4、5指的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B.尺神经损伤)。
A.B.C.D.
B
尺神经损伤常出现环、小指爪形手畸形及手指内收、外展障碍和Froment征,以及手部尺侧半和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障碍,特别是小指感觉消失、手部精细活动受限及手内肌萎缩。
3.患者,男,29岁,因与朋友晚餐聚会饮酒后,在沙发上休息,次日醒来,发现走路时踝不能背伸,脚尖上抬困难,最有可能的诊断是(E.腓总神经损伤
)。
A.B.C.D.
E
腓总神经支配小腿前外侧肌群及小腿前外侧面及足背的皮肤。腓总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为:
①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
②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
③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
④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
3.(共用备选答案)
A.防止卧床并发症,对瘫痪肢体进行肌力和耐力训练
B.及早消除大脑水肿,促进大脑神经再生
C.抑制异常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D.使患者达到生活自理,回归家庭和社会
E.抗痉挛体位预防或减轻痉挛模式
1.脑血栓形成患者康复治疗原则( C.抑制异常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
A.B.C.D.
C
2.脑外伤患者康复治疗原则( C.抑制异常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
A.B.C.D.
C
脑外伤患者康复治疗原则与脑卒中患者相似,
都是为了抑制异常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4.(共用备选答案)
A.上颈段脊髓病变
B.脊髓颈膨大病变
C.胸段脊髓病变
D.脊髓腰膨大病变
E.骶段脊髓病变
1.双上肢周围性瘫痪,双下肢中枢性瘫痪( B.脊髓颈膨大病变 )。
A.B.C.D.
B
脊髓颈膨大病变时,由于病灶位于控制双上肢的神经核团的下方、控制双下肢的神经核团上方,故出现双上肢周围性瘫痪,双下肢中枢性瘫痪。
2.双下肢中枢性瘫痪( C.胸段脊髓病变 )。
A.B.C.D.
C
胸段脊髓病变时,由于病灶位于控制双下肢的神经核团上方,故出现双下肢中枢性瘫痪。
3.双下肢周围性瘫痪( D.脊髓腰膨大病变 )。
A.B.C.D.
D
脊髓腰膨大病变时,由于病灶位于控制双下肢的神经核团下方,故出现双下肢周围性瘫痪。
4.双上、下肢中枢性瘫痪( A.上颈段脊髓病变 )。
A.B.C.D.
A
上颈段脊髓病变时,由于病灶位于控制双上肢及双下肢的神经核团的上方,故出现双上、下肢中枢性瘫痪。
5.(共用备选答案)
A.中央束综合征
B.马尾综合征
C.后束综合征
D.前束综合征
E.半切综合征
1.常见于颈脊髓血管损伤。血管损伤时脊髓中央先开始发生损害,再向外周扩散,上肢障碍比下肢明显( A.中央束综合征 )。
A.B.C.D.
A
中央束综合征:常见于颈脊髓血管损伤。
血管损伤时脊髓中央先开始发生损害,再向外周扩散。
上肢的运动神经偏于脊髓中央,而下肢的运动神经偏于脊髓的外周,造成上肢神经受累重于下肢,因此上肢障碍比下肢明显。患者有可能可以步行,但上肢部分完全麻痹。
2.常见于刀伤或枪伤,损伤同侧肢体本体感觉和运动丧失,对侧温痛觉丧失( E.半切综合征 )。
A.B.C.D.
E
半切综合征:常见于刀伤或枪伤。脊髓只损伤半侧,由于温痛觉神经在脊髓发生交叉,因而造成损伤同侧肢体本体感觉和运动丧失,对侧温痛觉丧失。
6.(共用备选答案)
A.正中神经
B.尺神经
C.坐骨神经
D.股神经
E.桡神经
1.肘管综合征卡压的神经是( B.尺神经 )。
A.B.C.D.
B
因肘部创伤性关节炎而出现尺神经受压,在尺侧腕屈肌两头之间有一增厚的纤维带,压迫尺神经,称为肘管综合征。
2.梨状肌出口综合征卡压的神经是( C.坐骨神经 )。
A.B.C.D.
C
梨状肌综合征亦称梨状肌损伤、梨状孔狭窄综合征或坐骨神经出口综合征,
系指因梨状肌发生损伤、痉挛、变性以致坐骨神经的梨状孔出口狭窄,从而使通过该孔的坐骨神经和其他骶丛神经及臀部血管遭受牵拉、压迫并产生相应症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