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好治疗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pf/a_6171978.html唐海涛
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11病区责任主治医师;齐齐哈尔医学院兼职副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卒中神经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会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意识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神经外科脑血管病、颅内肿瘤、颅脑创伤的诊治。
△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瘤体一般很小,在其破裂出血之前很少被发现。我国动脉瘤患者临床发生率大约为每十万人中有六例(这里不包含未破裂的动脉瘤患者)。
一、动脉瘤形成的病因
(1)先天学说:动脉瘤是由于脑的动脉分支处有先天性动脉中层缺陷,动脉瘤正是从这个薄弱处膨出而形成。
(2)后天学说:由于颅内动脉瘤的高峰年龄是40-70岁,血管壁的内弹力层是承受血管壁牵张力的主要结构,而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流动力学的冲击正是损坏内弹力层的主要因素。
(3)综合说法:动脉壁发育性中层缺陷、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是发生动脉瘤的三个主要因素,这三个因素在不同的年龄起着不同的作用,在儿童期以前,发育缺陷是主要因素;中年以后,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是发生动脉瘤的主要原因。
二、动脉瘤破裂
动脉瘤的破裂:一般认为动脉瘤大小超过5—7mm时破裂的危险性就会明显增高,这也称为动脉瘤的临界大小。破裂的动脉瘤病人中1/3的病人是睡眠中破裂出血的,1/3的病人找不出明确的原因,1/3的病人诱因可以是:起身或弯腰、情绪激动、排便、负重、咳嗽、分娩、创伤、外科手术和性生活等。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可以导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平时我们所见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1%—80%是由于动脉瘤破裂所致(下图红色箭头所示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一次破裂出血死亡率20~40%;
第二次出血的死亡率达65%以上
动脉瘤破裂后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1)头痛
常表现为“裂开样头痛”“生平最剧烈的头痛”。大多数(70%)为全头痛和颈后部痛。少数(30%)为局部或一侧头痛,多位于额部,有定位意义。
(2)意识障碍
约有半数(45%—52%)的病人有意识丧失,一般一小时后可醒转,但也有部分病人持续昏迷直至死亡。
(3)神经功能障碍
因动脉瘤的部位不同可出现各种神经功能障碍。包括:失语、偏瘫、记忆力缺失、动眼神经麻痹、视力减退等等。
(4)全身症状和并发症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有发热,也可引起尿崩症、胃肠道大量出血、急性肺水肿。此外,还可以发生抗利尿素分泌失调、心律失常、糖尿、抽搐和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
(5)脑积水
动脉瘤破裂后约有1/3的病人发生脑积水。动脉瘤破裂后的脑积水多数可自行消退,约有1/5的病人可因脑积水引起症状。约有5%的慢性脑积水需行脑脊液分流术。
三、动脉瘤出血后的诊断
头部CT作为动脉瘤破裂后地地首选方法。脑血管CTA可以发现95%以上的动脉瘤及其载瘤动脉。但作为诊断动脉瘤的金标准仍为DSA(全脑血管造影术),通过造影可以观察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动脉瘤颈的宽度,以及载瘤动脉的情况。
四、动脉瘤的治疗
目前对动脉瘤治疗包括两种:
(1)脑动脉瘤开颅手术治疗(动脉瘤颈夹闭术)
(2)脑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将栓塞材料(主要是电解脱弹簧圈),在X-线透视下,经微导管将弹簧圈放置在动脉瘤内,利用弹簧圈的机械填塞及弹簧圈促成的血栓闭塞动脉瘤,并保持载瘤动脉通畅而治愈动脉瘤。
五、颅内动脉瘤手术病例展示
(颈内后交通动脉瘤术前及术后影像)
总之,对于颅内动脉瘤的防治,我医院行相关医疗项目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或早预防,一旦发生颅内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医院就诊,及时诊断,明确病因后早期治疗。
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巴尔扎克
威迈医疗咨询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