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和无助,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医院的医生护士,
才能让我重获新生。”
37岁的陈先生回忆起发病时的情形,
仍心有余悸。
年轻男子遭主动脉夹层突袭
3月5日,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肖华突然接到电话,清远一名年轻胸痛患者初步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已出现双腿麻木、活动受限,拟紧急转院。肖华教授看完传来的片子后,考虑为主动脉夹层导致的“主动脉离断”,同时并发截瘫,需要立即急诊手术。
时间就是生命!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医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CT室、导管室、心血管内科主动脉及瓣膜团队人员均提前到位待命。
医院后,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李功辉发现患者双腿呈花斑样并发紫,双腿动脉搏动消失,存在感觉及运动障碍。主动脉CTA显示,降主动脉有一个巨大的破口,血液沿着破口将主动脉“撕开”分为真假两腔,而且血管远端假腔巨大,到腹主动脉处血流中断。
▲箭头所示为主动脉破口位置
珠医科普
主动脉夹层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液冲进血管缝隙,使得血管内膜中膜分离,这种被血液冲击而形成的空间叫做“假腔”。“假腔”外面仅有薄薄的一层动脉外膜阻挡,一旦承受不住体内血压,外膜就会破裂,造成大出血,极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蓝色箭头所示为巨大的腹主动脉假腔;
红色箭头所示为被严重压迫的腹主动脉真腔
李功辉医生一边向心血管内科杨平珍主任汇报病情,一边协同急诊科人员将患者转运至导管室。在杨平珍主任的总指挥下,由肖华教授团队急诊行介入手术,封堵住夹层破口。
“拆弹手术”上演生死时速
为确保手术顺利完成,肖华教授团队详细制定了介入手术方案,在处理夹层的同时,要防止真腔打开后,因下肢缺血时间过长、累积的坏死物质流入血中引发致命栓塞。
术中,凭借丰富的经验,肖华教授一针见血成功穿刺右侧股动脉,将导丝送入腹主动脉,后沿导丝精准送入动脉鞘管,随后,肖华教授与郭敬宾、杨浩其手术团队,成功将导丝、导管送入主动脉真腔,并建立轨道,为覆膜支架的植入扫除障碍。
接下来是最危险且最关键的一环——精准释放支架。由于患者真假腔破口的位置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非常近,如支架释放位置过近,将会阻断左锁骨下动脉血供,可能会导致肢体不适,甚至脑梗死;如果位置过远,则不能完全覆盖破口,内漏风险增加,远期预后欠佳。所以,释放支架时需要精确定位,不能有丝毫偏差。
凌晨,手术室灯火通明,手术仍在紧张进行。术中多学科团队密切协作,一边严密监测、控制患者心率、血压,一边控制导丝深度,待到合适位置,肖华教授将支架精确放置在动脉内膜破口和假腔处,将其完全封闭,有效避免了血管撕裂的进一步扩大,完成腔内修复术,各脏器及血流恢复良好,术前预测的难题被完美解决。
▲主动脉覆膜支架被精准释放
正当大家刚松一口气,患者却突然说全身发冷,右侧腰部发麻,两条腿仍不能动弹。术前担心的截瘫问题果然出现了。
新的“战斗”随即开始。李功辉主治医师立即进行抽血检查,同时联系神经内外科医师急会诊。会诊结果考虑为脊髓急性休克,必须改善脊髓的血液供应。同时,针对血钾浓度高的问题,必须尽快进行血液透析或者血液滤过,否则患者可能心跳骤停。在医务处、ICU和血透室的多方协调下,患者进行了急诊血液透析。凌晨4点,透析结束,复查血钾降到安全范围,患者终于摆脱截瘫危险。
▲腹腔脏器及双侧髂动脉血流改善
警惕致命的血管“炸弹”
主动脉夹层为何如此凶险?
肖华教授术后表示,主动脉是体内最大最重要的血管,就像一条“*金水道”,将富含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的动脉血源源不断送往人体的重要器官。一旦主动脉出现内膜撕裂形成夹层,就如同隐藏在患者体内的一枚炸弹,导致血管破裂而大出血休克,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病情进展会非常迅速,很快会出现大动脉破裂、感染性休克、下肢缺血坏死,最终死亡。
急性主动脉夹层最为可怕,医院就已经猝死,48小时内死亡率高达50%。而一旦主动脉破裂,2分钟之内患者就会失去性命。越早发现,就会多一线生机。
郭敬宾主治医师表示,主动脉夹层虽然凶险,但只要诊治及时,有相当部分的患者恢复效果良好。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属于微创手术,只需要约0.8mm皮肤切口。
对于高血压患者、有血管老化相关疾病以及遗传性血管相关病变者,出现剧烈胸腹痛、面色苍白、肩胛区疼痛、休克等,要警惕主动脉夹层发生。
来源
心血管内科
编辑
珠医小宣
文章来源: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