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简介
患者:男,62岁,血糖升高15年。10天前体检发现「左侧胫骨骨瘤」。查体:胫骨上段可触及肿物,质地硬,无压痛。全身核素骨显像提示左胫骨上段放射性分布增高。
轴位脂肪抑制T2WI序列
轴位T1WI序列
冠状位脂肪抑制T2WI序列
矢状位脂肪抑制T2WI序列
矢状位T1WI序列
矢、冠、轴位T1WI增强
CT示:胫骨上段呈膨胀性改变,髓腔内病灶呈囊状软组织密度,周围见硬化边,内见粗、细不等骨嵴及高密度静脉石影,相邻骨皮质吸收变薄。
MRI示:胫骨上段髓腔内病灶呈偏心膨胀性生长,长径与胫骨长轴一致,呈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为主表现,其内可见粗细不等低信号骨嵴及纤细、斑块状脂肪高信号影和低信号静脉石影,高信号影在脂肪抑制序列上信号减低呈低信号改变;病变边界清晰,周边见低信号硬化环;增强扫描呈渐进性不规则形条状、分隔样强化。
小结
骨血管瘤(Hemangioma)是一种呈瘤样增生的血管组织,掺杂于骨小梁之间,不易将其单独分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老年人居多;大多数病变发生于脊柱和颅面骨,少数发生于管状骨的病变多见于下肢长骨,主要见于胫骨和股骨。
病理:
组织学上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其中海绵状血管瘤为最常见类型,多见于脊柱和颅骨,后者多见于扁骨和长管状骨干骺端。海绵状血管瘤多由大的薄壁血管和血窦构成,毛细血管瘤由极度扩张的细小毛细血管构成。瘤内常有出血形成的血凝块或囊腔,也可有机化血栓和静脉石形成。
临床表现:
骨血管瘤因生长缓慢,多无特殊的临床表现。根据病变部位和大小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病灶较小时患者常无症状,较大时可有局部轻度不适或轻微疼痛感;发生在椎体的较大血管瘤或侵袭性血管瘤可引起椎体膨胀性骨质破坏,脊髓及神经根受压引起引起相应的神经肌肉症状。患者全身情况可。病因:骨血管瘤病因不清,可能为肿瘤样畸形或错构瘤所致。
影像学表现:
根据骨血管瘤所在部位的不同,血管瘤内结构的X线与CT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垂直型,多见于脊柱,骨小梁广泛吸收,部分骨小梁增生肥厚,形成垂直交叉的粗糙骨小梁呈栅栏状或大网眼状、蜂窝状改变,椎体外形和椎间隙正常;日光型,多见于颅骨,被血管瘤破坏的骨内透光或低密度区可见自中央向四周放射的骨间隔,颇似日光放射,肿瘤内的骨间隔垂直于颅骨表面呈高密度影;泡沫型,长骨多见,肿瘤呈泡沫囊肿样,多偏心生长,受累骨梭形膨胀,相邻骨皮质变薄,常无骨膜反应。脊柱血管瘤内垂直粗大栅栏状骨小梁和颅骨血管瘤内放射状骨针的影像特征较明显,诊断难度较小,但长骨血管瘤无脊柱或颅骨血管瘤的特征性影像表现,表现较为复杂,诊断较为困难,术前诊断正确率很低,可误诊为良性病变或恶性肿瘤。发生于长骨的血管瘤分三型:髓型、骨膜型、皮质内型。以髓型最多见,常表现为蜂窝状或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呈皂泡状、网状,部分呈「枯枝状」对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CT扫描呈等、低密度,病灶边缘多有骨质硬化边,内有较多骨嵴或脂肪性骨嵴,肿瘤内出血区密度较高,静脉石呈颗粒状或结节状极高密度。MRI表现具有特征性,表现为条纹状、蜂窝状及较大分隔囊状T1WI低、高信号T2WI高信号影,脂肪抑制像呈高信号改变,边界清晰,周围硬化边呈低信号改变,病灶内可见高信号脂肪性间隔,脂肪抑制像信号减低;伴发出血的血管瘤可因出血时期的不同表现信号混杂,其内静脉石呈低信号改变。皮质内型表现为皮质增厚,中央为溶骨性病变内可见纵行排列的骨小梁或骨嵴,膨胀明显。骨膜型表现为骨膜均匀或不均匀增厚。本例即为发生于长骨的髓型海绵状血管瘤,需与以下疾病鉴别内生软骨瘤:好发于长骨,常始于干骺端,随骨的生长而逐渐移向骨干;膨胀性生长,边缘呈结节、分叶状,较大病灶压迫骨皮质呈扇贝样吸收变薄,内可有斑点状或弧形钙化,无骨嵴及脂肪信号影;MRT2WI像上呈明显高信号改变。软骨黏液样纤维瘤:好发于10~30岁,多见于胫骨上段,表现为长骨干骺端(距离骨骺线2cm左右)偏心囊状破坏,髓腔侧常有硬化,囊壁可有骨嵴伸入囊内;肿瘤内软骨、黏液和陈旧血液呈高信号,纤维组织呈低信号,钙化少见;增强后有明显强化。动脉瘤样骨囊肿:多见于青少年,10~20岁,长骨以干骺端多见;长径与骨干平行,很少累及关节面;膨胀较明显,呈吹气球样,囊间隔可有钙化,边缘光整伴硬化;特征性表现为病灶内见多发液液平面(T1上低下高,T2上高下低),无静脉石影。多有外伤史。
作者:刘艳玲
编辑:胡青牛
责任编辑:晓倩
题图:站酷海洛
插图来源:作者提供
投稿及转载:penglong_medical
hot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