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0秒速览
术者简介
徐锐
医院
介入医学科主任医师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介入医学专委会副主委
亚太血管联盟出血性疾病防治专委会常委
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介入副主委
简要病史一般信息:27岁女性,头痛,伴恶心、呕吐10小时入院。现病史:患者于10个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突发头疼;头疼为间歇性爆裂疼,以右侧为著,伴恶心、呕吐。既往史:患者既往搏动性头痛1年余,中药治疗。查体:神智清楚,四肢肌力5级,脑膜刺激征阳性,Hunt-Hess分级2级。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术前检查
图1:颅脑CT平扫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主要位于鞍上池及双侧侧裂池。
手术过程
图2:造影显示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前壁动脉瘤,大小约3mm×4mm,考虑血泡样动脉瘤。
图3:6FENVOYDA导引导管超选至左侧颈内动脉岩骨段,Headway21微导管超选至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SL-10微导管S形塑型超选至动脉瘤瘤颈开口。
图4:经Headway21微导管送入4.5mm×15mmLVIS支架1枚于颈内动脉末端半释放。经SL-10微导管送入3mm×4cm、2mm×4cm各1枚弹簧圈栓塞。
图5:将支架完全释放,支架完全覆盖瘤颈口,后经SL-10微导管依次送入1.5mm×3cm、2mm×2cm、1.5mm×2cm弹簧圈各1枚,加固瘤颈。
图6: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支架打开良好,动脉瘤致密栓塞,RaymondI级。
术后随访
图7:术后CT复查情况,经腰穿释放脑脊液,出血吸收,无脑积水等并发症。
图8:术后10天,早期造影复查,动脉瘤致密栓塞,无复发。
图9:术后18个月,造影复查,动脉瘤致密栓塞。
专家点评
孙成建
医院
介入医学科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介入放射学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综合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点评
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bloodblister-likeaneurysms,BBA)是一种位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非分叉处的动脉瘤。其在术中呈鲜红色、血泡样,故称为血泡样动脉瘤。其病理改变为局部血管壁缺陷,仅被菲薄的纤维组织所覆盖,故较普通动脉瘤更易破裂出血,出血量大,病情凶险。此患者即为一例颈内动脉C7段血泡样动脉瘤破裂出血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由于血泡样动脉瘤通常瘤体较小,直接弹簧圈填塞效果不好,故采用LVIS支架辅助栓塞。本例患者采用LVIS支架辅助,5枚弹簧圈进行填塞,栓塞效果满意。术后复查治疗效果好。
病例整理
赵睿硕士研究生
医院
介入医学科
编辑:张照龙终审:徐锐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