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脑动脉夹层的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1#

颅内动脉瘤的常规筛查,势在必行!

02

06

今天一位老友颅内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生命危在旦夕,除了默默祈祷??却无能为力,痛惜之余,带大家了解一下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元凶:脑动脉瘤。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为“脑动脉瘤”,占到其全部病因的75%左右;什么是“脑动脉瘤”?它又有多可怕?

脑动脉瘤

说起脑出血大家并不陌生,多见于老年患者,和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都有关系;但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一种特殊的颅内出血,且更加青睐于中青年患者,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的病因为“脑动脉瘤”,脑动脉瘤并非肿瘤,而是因颅内血管壁发育不全而引起血管壁上的局部膨隆,就像一个小包,鼓出来这部分血管壁较薄,随着年龄的增加,小包会越变越大,形成动脉瘤。

脑动脉瘤未破裂时,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不适,少数患者出现头痛、眼睑下垂等症状;在一些诱因下(比如:劳累、熬夜、酗酒、便秘、情绪激动等)就可能破裂出血,此时患者会剧烈头痛,向颈肩腰背和下肢延伸,并伴有恶心、呕吐、全身出冷汗,脖子僵直等,轻者可能短暂神志模糊,重者昏迷逐渐加深,部分患者危及生命;破裂出血的患者其中约有1/3患者来不及就医直接猝死,再次出血病死率则达60%~80%,幸存者亦多有残疾。

所以颅内动脉瘤在医学界也有“不定时炸弹”之称,“不定时”意味着发病时间不确切,即使睡眠中也可能破裂出血,“炸弹”意味着其破坏性强,对患者神经功能损害重,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所有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均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所以我们要在动脉瘤破裂之前进行治疗,这样可以减少出血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以脑动脉瘤贵在预防,要在此“炸弹”炸裂之前将其排除(治疗),才可以减少动脉瘤破裂出血诱发的神经功能障碍或生命危险。

颅内动脉瘤常规体检能筛查出来吗?

目前的常规体检项目,更多的是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检查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体检、血压、心电图、心脏超声、血常规、血脂、血糖、凝血、颈部血管超声;更加深度内容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颅CT/MR平扫。但这些常规体检,对于发现头部病变,尤其是脑动脉瘤,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魏亮医生建议大家在常规体检的基础上,可以预约头颅CTA或头颅MRA,不打针,不吃药,不麻烦。大部分动脉瘤就可以被提早发现。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针对不同部位和形态的动脉瘤,我们会选择不同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开颅夹闭术是将头皮、颅骨打开后,显微镜下找到动脉瘤所在位置,将动脉瘤使用特殊的动脉瘤夹夹闭,这种手术创伤较大,也有损伤神经的可能性。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是利用股动脉穿刺,通过纤细的微导管将柔软的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囊内并将其严密填塞,使得瘤囊内血流消失,从而消除再次破裂出血的风险。此项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创伤较小,只在大腿根部有一个约2mm的伤口,且患者术后恢复快,无需剃发,易被患者接受。

如何预防颅内动脉瘤发生和破裂

目前知道的可能的动脉瘤发生发展相关因素包括:先天发育不全、血流冲击、感染、动脉硬化以及外伤。先天发育不全和血流冲击这两个因素我们没有办法控制,但是后三者的预防,我们还是可以做到的;首先要控制感染的发生,医院就诊,防止感染性疾病对血管的损害;第二要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要改变现有的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嗜酒、高脂饮食、熬夜以及缺乏运动等等。第三要保护自己,避免遭受重大外伤,尤其是头颅外伤。

同时还要减少一些导致动脉瘤破裂的诱因:劳累、醉酒、情绪激动、便秘、熬夜等,这样可减少动脉瘤的破裂几率。

总结一下:脑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均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者危及生命,所以脑出血贵在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减少脑出血对人类的危害,提高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

分享 转发
TOP
2#

脑动脉夹层(cerebralarterydissection,CAD)是指血液进入脑动脉血管壁的假腔,形成壁内血肿,可能导致管腔狭窄、闭塞或夹层动脉瘤,引起脑缺血症状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约60%的CAD是自发的,但其余病例可能存在机械触发因素。在脑动脉的其中一个部位若出现夹层,可能无症状,也可能引起头痛、颈痛、颅神经病变、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症状[1,2,3,4]。

颈痛和/或头痛是约15%~20%CAD的唯一症状[5]。总体上,CAD是脑卒中的罕见原因,但是是中青年人脑卒中的重要原因。

CAD患者可能完全无症状或长时间无症状,可能出现延迟性卒中,从而导致诊断困难,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比如严重的致残性脑卒中。

因此,避免漏诊误诊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对CAD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进行综述。

1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示,欧洲人群颈部动脉夹层cervicalarterydissection,CeAD)发生率约为2.6/10万,其中颈内动脉颅外段为1.7/10万,椎动脉颅外段为0.97/10万。但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很少。

年的流行病学研究示,CeAD在卒中患者中仅占2%。温哥华的研究中,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或缺血性卒中患者,大约5.9%是由于CeAD[6]。

但是,在年轻人群中,CeAD在缺血性卒中中所占的比例要大很多。总体上,颈内动脉夹层(internalcarotidarteryaissection,ICAD)的发生率大约是椎动脉夹层(vertebralarterydissection,VAD)的两倍[7]。

VAD在年轻女性中更常见,而ICAD在老年男性中更常见[8]。大多数关于CeAD的流行病学研究都是基于欧洲人群进行的,因此,在其他人群中CeAD的发生率可能不同。

颅内动脉夹层(intracranialarterydissection,IAD)的发生率尚不清楚,但在欧洲人群中可能低于CeAD的发生率。在不同的种族和年龄段,IAD在所有CAD中的比例差异很大,同时也与病人来源的科室使用的确诊方法有关。

来自神经内科的患者多为没有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的CAD患者,而来自神经外科或介入科患者多为伴有SAH的CAD患者。在法国和瑞士来自神经内科的名VAD患者中,只有11%的IAD患者。

在墨西哥的研究中,名因缺血性卒中和SAH而入院的VAD患者中,IAD患者占27%。在东亚的研究中,患者主要来自神经外科和介入科,IAD占所有CAD的67%~78%。

由此可见,CAD的发生率可能因夹层部位、人群不同而不同。而且,这些比率可能被低估,因为无症状CAD的病例可能未被诊断。

2危险因素

CA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各种复杂的血管病变的结果[9]。从理论上讲,与血管壁完整性有关的内部和外部因素都是形成夹层的危险因素。

2.1遗传因素

虽然CAD通常情况下不是一组综合征,但是它可能存在于以结缔组织疾病为特征的先天性综合征中,例如Loeys-Dietz综合征,Ehlers-Danlos综合征和Marfan’s综合征。结缔组织患者的夹层患病率很高,一些研究认为遗传因素是VAD的基础[10]。

据报道,在CeAD患者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的c.CT基因型的发生率增加。已发现PHACTR1常见变异与VAD或ICAD风险增加或降低相关[11],但机制不明。WangK等[12]在一个44名孤立的椎-基底动脉夹层(isolatedvertebralbasalarterydissection,IVAD)患者的研究中,确定了IVAD相关的基因具有更高的突变率。

结果表明,25个IVAD相关基因中的罕见变异可能与导致IVAD的遗传背景有关。在没有结缔组织疾病的自发性CAD患者中,大约50%具有真皮胶原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超微结构畸变,表明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合成中存在分子缺陷。家族性先天性巨结肠的VAD病例报告提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背景,比如EDNRB基因[13]。

少部分纤维肌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dysplasia,FMD)是家族性的,据报道PHACTR1基因的变异体与FMD和CeAD有关。FMD患者CeAD患病率更高[14]。可能因为FMD常引起多动脉受累,从而增加CeAD的发生率。基于这些研究结果,遗传因素被考虑为CAD的危险因素。

2.2先天性因素

一些研究表明,椎动脉发育不良是VAD的易感因素[15]。椎动脉发育不良的人群在30岁以后VAD发生率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双侧椎动脉不对称的血流引起的局部血管病变。

MatsukawaH等[16]研究显示,小脑后下动脉受累及基底动脉延长与VAD进展显著相关。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的部分病因可能也是夹层形成的影响因素,比如自身免疫和炎症。受累的小脑后下动脉改变脑动脉血流动力学,从而导致VAD不稳定。

HanJ等[17]报道,ICAD形成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永存的原始舌下动脉,其致颈内动脉同时向前、后循环供血,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

2.3偏头痛

一些研究提示偏头痛会增加CeAD的风险。根据RistPM等[18]研究显示,偏头痛会使患CeAD的发生率增加两倍。偏头痛和CeAD之间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共同的遗传易感性、血清弹性蛋白酶的活性增加等有关。

2.4吸烟、高血压、肥胖、感染2.4.1吸烟:

ChienC等[19]的研究提示,CAD患者较普通人群吸烟率高。Nakamura等[20]研究了约名IAD的患者,而具有吸烟史的IAD患者超过一半,这说明了吸烟是IAD潜在的危险因素。最大的CeAD病例系列的分析报告显示,CeAD与吸烟有关[21]。这些结果表明,吸烟在动脉夹层的形成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长期吸烟会引起血管收缩及内皮功能障碍,这些与吸烟有关的血管损伤可能会增加动脉夹层的发生率。

2.4.2高血压:

相对于颅外动脉夹层,高血压可能会使患IAD的风险增加[22]。一项大脑前动脉夹层的研究示,超过一半的病例有高血压[23]。KobayashiH等[22]与Shin等[24]的研究结果一致,颅内VAD较颅外VAD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更强。季节变化,尤其是秋季或冬季CeAD发病率比春季或夏季高,已被证明是天气变化引起血压改变的结果。实验研究显示,高血压会引起内皮功能障碍。

2.4.3肥胖:

Kim等[25]研究了69名颅内VAD患者,平均BMI25kg/m2,表明肥胖可能通过影响血管而增加VAD的发生率。但是,肥胖与CAD的相关性尚未系统评估。

2.4.4感染:

CompterA等[26]对8名CeAD患者的研究发现,早期复发的或多发的CeAD与先前感染之间有显著关联。这种联系可能是感染引起的一过性血管病变,导致更容易出现CeAD。潜在的机制可能是自由基、促炎因子和蛋白酶的分泌,血管壁内的直接存在的感染性物质或小血管炎。某些应用抗感染药物的患者据报告患夹层的概率增加[27]。此外,CeAD也可能与慢性鼻窦炎等隐秘感染有关[28]。白细胞、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等炎症标记物的升高,可能影响血管舒张,增加CAD的易感性。

2.5机械触发事件

尽管有各种混杂因素,包括“创伤”的定义以及回忆偏倚等,但是CAD中机械力起作用是公认的。轻度创伤、颈部按摩或严重创伤等以前的机械触发事件的报道高达40.5%[29]。

大部分创伤性CeAD主要是因为穿透性或钝性创伤。CeAD的发生率率在钝性颈部创伤患者中大约为1%~2%,且随着创伤强度的增加而增加。CeAD可发生在轻微创伤中,如颈部按摩、各种体育活动、等咳嗽。据报道在CeAD患者中,轻微创伤发生率估计是12%~34%[30]。在几项研究中,已证明颈部推拿与CeAD有关。是否头颈部外伤是IAD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在比较CeAD与IAD的研究中,轻微创伤史常出现在CeAD患者中[22]。

3临床表现

在脑动脉的其中一个部位若出现夹层,可能无症状,也可能引起头痛、颈痛、颅神经病变、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症状[1,2,3,4]。

VAD的假腔会引起远端血流减少,或血液湍流而导致血栓栓塞,从而导致椎动脉供血区血流量减少,最常影响小脑、延髓外侧及后部。相对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动脉夹层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更常见的病因[31],占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25.9%[32]。

动脉夹层引起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大多是男性。在动脉夹层导致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中,IAD患者显著多于CeAD患者[2]。

90%的VAD患者的主诉多为颈痛和/或头痛。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感觉异常、眩晕、共济失调、言语障碍或Horner综合征等症状。另外,癫痫发作、视觉改变、锁骨上疼痛或背部疼痛也可能是VAD的症状。案例报道了一些有趣的VAD表现,如舌头肿胀、声带麻痹和颈神经根痛。

ICAD的三联征是同侧眼眶、头部和颈部疼痛,视网膜缺血或脑缺血及霍纳综合征[1]。然而,不是ICAD的所有患者都有这些典型症状。多达三分之二的ICAD患者出现眼科表现,其通常是ICAD的最初(有时也是唯一)表现[33]。ICAD的眼科表现可分为3类:视觉症状、眼运动神经麻痹和眼交感神经麻痹[34]。

多颅神经病变一个尚未认识的原因是ICAD。EnglishSW等[35]报道了1名48岁男性,他表现为进行性左侧舌头无力、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和左臂不协调。最终诊断为左ICAD致第Ⅸ、Ⅹ、Ⅺ和Ⅻ颅神经的压迫性神经病变,而没有脑缺血。

多项研究提示,颅神经病变存在于7%~12%的ICAD病例中。最常受累的是第Ⅻ对颅神经,其次是第Ⅸ、Ⅹ和Ⅺ对颅神经。相对罕见的是面神经,三叉神经和动眼神经[5]。罕见的,ICAD患者可能出现症状与霍纳综合征相反的PourfourduPetit综合征[36]。

在所有缺血性卒中/TIA患者中,确认患者是否有头痛或颈痛,并考虑动脉夹层至关重要。CAD的头痛缺乏特异性[37],最常见的是偏头痛样疼痛,也可能是霹雳样或紧张型头痛。此外,疼痛位置常与夹层动脉同侧,ICAD疼痛主要在颞区,VAD疼痛主要在枕区。疼痛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强度常为轻度至中度。孤立的颈痛,伴或不伴头痛,应高度怀疑夹层[38]。VAD患者也可出现类三叉神经痛样面痛[39],体位性头痛(与脑脊液的渗漏导致脑向下移位有关,导致头痛在站立时加重并卧位缓解)[40]。

4影像学检查

在CAD的诊断和指导治疗中,影像学起重要作用。CAD的识别和诊断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影像学检查。可以通过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计算机断层扫描动脉造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