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颈脑动脉夹层 [复制链接]

1#
甘露聚糖肽价格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0118/4329287.html

自发性颈脑动脉夹层

动脉管壁破了,血液进入了血管壁,导致了管壁的分离,从而形成了动脉夹层。

结果是,动脉管腔出现狭窄或闭塞,或动脉外面鼓个包,叫做夹层动脉瘤。

这种患者本身动脉管壁就不好!本来就有缺损,加上外部因素,包括轻微外伤,结合在一起可能导致了动脉夹层的形成。

发生率为3例/十万,占青年卒中的1/4。

以颈痛或头痛作为先兆。这个很重要!头痛说明夹层在颅内,脖子痛,说明夹层在颅外的颈动脉或椎动脉。

动脉夹层,最常导致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罕见情况下,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传统的血管造影已经被MRA或CTA所代替,用于夹层的诊断。

头痛患者,最可怕的病因就是颅内出血了。做个平扫的头颅CT就可以发现颅内有无出血。再花五分钟时间,做个颈部和脑部血管的CTA,基本就明确了有无颅内动脉瘤和颈脑动脉夹层!!!

再次强调,动脉夹层导致的卒中,占所有青年卒中的1/4。

动脉夹层如何治疗,看症状。

脑梗了?溶栓!看时间窗。取栓!看闭塞的位置。

没法溶栓取栓的脑梗或TIA?抗栓治疗!

和夹层相关的头痛和颈痛,通常可以用单纯止痛剂来治疗。例如,醋氨酚。

医学生,请看专业版

Spontaneouscerebralandcervicalarterydissection

定义

动脉管壁的分离导致了夹层的形成;当血液渗透进入血管壁,能形成一个假性腔隙。

内出血的来源

血管内膜的撕裂、或滋养血管的断裂,或其它病理机制导致了夹层内出血的形成。

病理学

很少能获得夹层动脉的组织病理学标本,但病理检查可能揭示壁内出血、内膜下层破裂以及不频繁的中膜和外膜分离。

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通过活检或尸检从14例自发性颈动脉夹层患者获得的颞浅动脉标本显示,病理变化主要涉及外膜和中层,伴有空泡变性和裂缝以及毛细血管新生和红细胞外渗至结缔组织。相比之下,从车祸受害者身上获得的九条对照组动脉中,只有一条显示出外层动脉壁的病理变化。

在明显散发的颈脑动脉夹层患者中,超微结缔组织异常的发生率很高。这些异常主要包括:胶原束内的复合纤维和断裂的弹性纤维。

夹层的结果

内膜下的夹层,会引起管腔狭窄或动脉闭塞;反之,外膜下夹层则会导致夹层动脉瘤的形成。假腔延伸回到真腔,可以形成动脉内的、血液流动的双通道。

诱发因素

动脉管壁本来的缺损和外部因素,包括轻微外伤,结合在一起可能导致了夹层的形成。许多已经提出来的危险因素和激发活动都和夹层形成相关。

发病率

就全部年龄段而言,自发性颈-脑动脉夹层的发生率为3例/十万,占青年阶段卒中患者的比例接近1/4。

发病机制

颅外和颅内夹层的神经后遗症,可能是由于血栓栓塞、低灌注或两者兼而有之的脑缺血所致。然而,血栓栓塞,而不是灌注不足,被认为是缺血性症状的主要原因。

此外,夹层和动脉瘤扩张,可导致邻近神经及其供血血管受压的局部症状,导致疼痛、部分眼交感神经性轻瘫(霍纳综合征)、后组颅神经病变、或颈神经根受累。疼痛被认为是由血管壁内的血肿扩张,刺激了痛觉感受器引起。

在少数病例中,颅内动脉夹层的动脉缺乏外部弹力层,只有一层薄的外膜,可导致血管破裂并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好发位置

颅外颈内动脉夹层,通常发生在离颈动脉分叉处2厘米或更远的地方,靠近或邻近颅底。

颅内颈动脉夹层,最常见于床突上段。

椎动脉夹层,最常见于C1~C2层面的V3节段。

临床表现

有13%~22%的病例同时发生多个部位的颈脑动脉夹层,在这部分患者当中,女性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有大约2%的病例的夹层个数≥3个。尽管证据仅来自于患者,但多发夹层并不常常与已知的、潜在夹层倾向性有关。相反,大多数病例的起因,可能是轻微创伤或感染后出现的短暂性血管病,仅在一个下游的动脉区域表现为缺血表现。

医院为基础的报道认为,颈脑动脉夹层最常导致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通常以局部症状,例如,颈痛或头痛作为先兆。

然而,这些研究可能低估了无症状或仅有局部症状的夹层患者的发病率。

罕见情况下,颅内动脉夹层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

颈脑动脉夹层的诊断,依据的是神经影像检查结果,尤其是长的、逐渐变细的动脉狭窄、逐渐变细的闭塞、夹层动脉瘤、一个内膜活瓣、双腔或壁内血肿。

许多神经影像方法都被用来确定诊断。在大部分医疗中心,传统的血管造影已经被MRA或CTA所代替。

治疗原则

现有证据表明,对于符合条件的、因颅外颈动脉夹层导致的早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应拒绝溶栓治疗。在超急性期之后,抗血栓治疗被认为是治疗由颅外动脉剥离引起的缺血性中风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是个可接受的治疗方案,尽管究竟该选择哪一种,仍然存在争议。

另外,由孤立的颅内动脉夹层或颅外夹层延伸至颅内所引起的缺血症状,因为存在着增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的可能,到底是使用溶栓剂还是抗栓剂仍然也存在着争议。血管内修复或外科修复主要用于那些尽管已经接受了抗栓治疗但仍存在复发缺血症状的夹层患者。

治疗推荐

1.阿替普酶溶栓

我们建议对合格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给以静脉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包括那些孤立的、颅外或颅内颈动脉夹层的患者,倘若可以在症状发生后3小时内开始(Grade1A)。那些不能在3小时之内开始阿替普酶治疗者,我们还是建议给以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倘若可以在症状发生后的4.5小时内开始(Grade2A)。

2.直接取栓

由前循环近端的颅内动脉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大的卒中治疗中心,由专业的治疗团队采用二代支架取栓装置,实施取栓治疗是适当的,而不论患者是否已经接受了静脉内阿替普酶治疗。

3.抗栓治疗

由颅外动脉夹层导致的急性缺血性神经症状的患者,我们建议采用阿司匹林来实施抗栓治疗,而不是抗凝治疗(Grade2B)。

然而,有些专家,包括我们其中的一些,倾向于采取抗凝治疗而不是阿司匹林。抗栓治疗必须在溶栓治疗结束24小时后进行,但是那些没有经过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则必须立即开始抗栓治疗。选择抗血小板治疗抑或是抗凝治疗,应当取决于由临床医师的经验、患者的、价值观和喜好、共患疾病以及对这些制剂的耐受情况而选择。

颅内动脉夹层导致的缺血性神经症状的患者,我们建议给以抗血小板治疗而不是抗凝治疗(Grade2C)。

由颅外颈动脉夹层引起的有非缺血性症状的患者,我们建议给以抗血小板治疗作为缺血性卒中的初级预防(Grade2C)。

4.手术修复

血管内治疗或外科修复都被用来治疗动脉夹层。主要适用于那些尽管给以抗栓治疗,却依然再次发生脑缺血的患者;同样也用于颅内动脉夹层后出现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

5.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

由颅内动脉夹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原则和囊性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遵循相同的原则。

6.止痛治疗

和夹层相关的头痛和颈痛,通常可以用单纯止痛剂来治疗,例如,醋氨酚,布洛芬,耐普生钠。

预后

颈脑动脉夹层的预后,主要和相关的缺血性卒中,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严重性相关。颅外动脉夹层患者当中,有70~85%会获得完全或极好的康复,而10~25%的患者则会遗留残疾,有5~10%患者会死亡。

颅内动脉夹层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会更高。

在大部分病例,由自发性夹层导致的管腔狭窄或不规则,会在初次缺血事件后的第1个月内经历再通和愈合。相反,有限的数据认为,大部分颅外夹层动脉瘤并不会自发消失。

复发率

颈脑动脉夹层的复发率未知。许多研究结果认为,夹层后的缺血症状的复发率是0~13%。由夹层所导致的复发缺血性卒中的实际发生率很有可能是在此范围的下限,即0~2%。

魏社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