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7/5796518.html本文亮点
印度喀拉拉邦特里凡德(Trivandrum,Kerala)SreeChitraTirunal医学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影像科学与介入放射学系SanthoshKumarKannath等人发现在行3D旋转血管造影时,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DirectCarotid-CavernousFistula,DCCF)瘘口在其断层影像上可见颈动脉壁的破损边缘,据此可以准确定位瘘口位置,并将该影像特征描述为断缘征(broken-rimsign),同时评估了该征在DCCF瘘口定位中的作用,结果发表在年12月份的《WorldNeurosurgery》杂志上。
研究背景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DCCF)是颈内动脉(ICA)与海绵窦直接连通的结果,患者常出现眼眶或视觉症状。DCCF的自愈很少见,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血管内治疗,其中包括各种选择,例如弹簧圈栓塞海绵窦、可脱球囊(detachableballoons,DBs)、覆膜支架或血流导向装置(flowdiverters,FDs)封闭血管破口。血管内治疗成功率高达88%-98%,并发症极少甚至没有并发症。在任何类型的血管内治疗中确定血管破口的位置对于获得良好治疗效果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瘘口高流量特性,在常规脑血管造影中通常很难看到血管破口的位置。尽管Huber操作(译者注:手动压迫颈动脉的同时,椎动脉注射造影剂造影)或Mehringer-Hieshema操作(译者注:压迫同侧颈总动脉的同时,同侧颈内动脉注射造影剂造影)可以帮助定位破口,但快速分流仍然给分析瘘口特征带来困难。由于其出色的空间分辨率和生成可以在任意平面上进行处理的3D数据集的能力,3D旋转血管造影(3Drotationalangiogram,3DRA)广泛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检查和研究。仅有很少的研究描述3DRA在DCCF治疗前规划或血管构筑分析方面的应用。3DRA能受到快速血流冲刷导致的对比度不均匀等问题的影响;因此,其在破口定位中的作用未知。本文中作者描述了“断缘征(broken-rimsign)”,帮助准确识别瘘口位置,并将其与手术中的发现进行了比较。研究方法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年11月至年6月就诊的所有DCCF患者,上述患者在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后进行了血管内治疗。将图像质量差、没有进行3DRA或行3DRA后间隔4周以上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从分析中排除。首先使用双平板血管造影系统(INNOVA;GE,Milwaukee,Wisconsin,USA)经股动脉对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进行选择性血管造影,然后瘘口累及的血管进行3D采集。3DRA的参数如下:机架以40°/s旋转速度旋转°,视场30×30cm,矩阵×,采集时间6s,总帧数为,延迟时间0-3s。单头高压注射器(MedradProvis5;BayerHealthcare,Whippany,NewJersey,USA)用于3DRA时注射造影剂,psi(poundspersquareinch,磅/平方英寸[压强单位])压力下以3mL/s的速率注射造影剂21至25mL。从病历文件中检索患者人口统计数据和临床特征。回顾审查常规血管造影结果。使用AdvantageWorkstation(ADW4.4:GE)分析3DRA数据。重建的源图像具备各向同性,最小厚度为0.3mm,通过在多个正交和斜平面上对这些图像的评估来研究DCCF破口特征。破口(Rent)评估ICA管壁在3DRA上轮廓清晰,在“混浊”的海绵窦内表现为低密度的边缘(图1)。因此,可以通过追踪ICA管壁到其破裂或模糊的点来确定破口位置。作者将这一发现称为断缘征(broken-rimsign)。在与该点正交的多个平面上进一步评估、确认血管破口。根据破口累及的颈内动脉海绵窦各段(后升段[posteriorverticalsegment]、后膝段[posteriorgenusegment]、水平段[horizontalsegment]、前膝段[anteriorgenusegment]和前升段[anteriorverticalsegment])进一步描述破口位置。3DRA图像由2位独立的神经放射科医生(分别具有1年和10年经验的DPS和SKK)进行评估,且审阅者就破口位置达成共识时进行记录。该结果与血管内治疗时确定的破口实际位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共有15名DCCF患者纳入分析。平均年龄和男女比例分别为39.7岁和4:1。外伤引发瘘13例(86.6%),海绵窦段动脉瘤破裂2例(13.4%)。所有15例DCCF都是单一瘘口。破口最常见的部位是ICA海绵窦水平段(n=6,40%)。其他部位分别是后升段(n=4,26.6%)、前膝段(n=3,20%)、后膝段和前升段(每个n=1,6.7%)。在3DRA上测量的瘘的破口范围为1.5-7mm。所有DCCF患者断缘征都很明显。其位置与所有患者术中观察记录的实际位置相关。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百分比为93%,具有较高的评估者间一致性(Cohenkappa,0.87;P0.)。观察者1在2名患者中对破口位置判断错误,这可能是由于轻度运动引起的模糊和快速分流导致的对比混浊引起。插图案例病例1:一名中年患者,在交通事故后1个月出现进行性眼球突出、充血和右眼球结膜水肿。DSA显示累及右侧ICA海绵窦水平段中部的直接型瘘;然而,确切的破裂点并不明显。3DRA分析显示断缘征,涉及ICA管壁的上、中部,测量为1.5mm。该部位在术中由微导管确认(图1)。图1.脑血管造影(A)显示左侧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确切的破裂点无法辨认。在“混浊的”海绵窦(B图箭头)对比下,完整的动脉壁清晰可见。(C图箭头)处发生中断,表明该点是破裂的部位(星号)。该点经手术过程中的微导管确认(D图箭头)。病例2:一位60多岁的老年患者,在轻微的头部外伤后,右眼发红流泪1个月,随后右眼球进行性突出。右侧ICA海绵窦水平段存在破口导致右侧DCCF;然而,由于流量高,破口的确切特征并不明显。3DRA评估显示沿ICA侧壁的明显断缘,测量为1mm,这一结果被术中发现证实(图2)。图2.脑血管造影显示右侧颈动脉-海绵窦直接型瘘,由于高血流(A)很难看到破口。完整的颈动脉边缘清晰可见(B图箭头),然后变得不连续(C图箭头)。在扩张的颈动脉侧面确定了破裂部位(C图星号)。该点在介入治疗期间得到确认(D图箭头)。研究结论3DRA可用于识别DCCF瘘口位置,其常规应用能为DCCF的评估和治疗计划提供额外帮助。
组稿
张颖影副教授
医院
编译
邵将医师
哈尔滨医院史怀璋教授团队
审校
陈骅副主任医师
医院
终审
许奕教授
海*医院
复发大血管闭塞的重复血管内取栓——多中心经验基底动脉穿支动脉动脉瘤:附9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鞘内注射尼卡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迟发性脑缺血减少相关吗?一项以回顾性倾向评分为基础的分析
静脉注射阿替普酶不改变取栓术后DWI影像下缺血栓塞事件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脑医汇App(原神介资讯App)对患咨询室全新上线,碎片化时间解答患者咨询,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