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p64血流导向装置的单中心中长期随访结果 [复制链接]

1#

p64(phenox,Bochum,德国)是一种新型血流导向装置,其与目前已上市血流装置不同之处在于可进行完全回收,以便于更好的实现精准定位和释放。关于p64治疗动脉瘤的长期效果,目前尚缺乏相关报道。本研究总结了其中心应用p64治疗颅内的动脉瘤的随访长期结果。

————摘自文章章节

01背景和目的

血流导向装置已经成为治疗颅内特殊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广泛应用于侧壁宽颈动脉瘤、复杂分叉动脉瘤及大或巨大动脉瘤的治疗。p64(phenox,Bochum,德国)是一种新型血流导向装置,其与目前已上市血流装置不同之处在于可进行完全回收,以便于更好的实现精准定位和释放。关于p64治疗动脉瘤的长期效果,目前尚缺乏相关报道。本研究总结了其中心应用p64治疗颅内的动脉瘤的随访长期结果,并发表在年8月的《ClinNeuroradiol》杂志上。

02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年3月至年11月于St.IvanRilski医院接受p64治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针对患者动脉瘤的解剖学特征、术中并发症情况、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加以分析。研究纳入标准为:患者年龄≥18岁;未破裂的囊状动脉瘤,瘤体长径/瘤颈直径<2;大或巨大动脉瘤;梭形或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或外科治疗失败的动脉瘤。排除标准:患者年龄<18岁;禁忌血管内手术;禁忌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存在动静脉畸形;细菌感染活动期;妊娠或哺乳。

03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72例单发动脉瘤患者,其人口学及动脉瘤形态学特点见表1和2。

脑血管造影结果

术后即刻造影结果显示:12.5%(9/72)患者术后即刻动脉瘤完全闭塞,50%(36/72)术后即刻显示动脉瘤内明显造影剂滞留,伴有分层和日食征象。术后早期随访时间平均为5.1个月(3-6个月),造影结果显示:76.3%(55/72)患者动脉瘤完全闭塞,典型病例如(图1和2);13.8%(10/72)患者伴有瘤体残留,9.7%(7/72)患者伴有瘤颈残留,在瘤体残留患者中,4例患者伴有胚胎型后交通动脉瘤。

图1.左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的DSA成像:(a,b)在支架放置之前的正侧位图像。(c,d)3个月血管造影随访时的正侧位图像,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箭头),注意支架近端(箭头)标记清晰可见。

图2.(a)未破裂的左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b)用单个p64治疗,血管造影随访时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

早中期造影随访时间为术后10.5个月(9-12个月),97.2%(70/72)的患者接受了造影随访。91.4%(64/72)患者动脉瘤完全闭塞,8.6%(6/72)患者瘤颈部持续残留。晚中期造影随访时间为术后21.5个月(18-24个月),94.4%(68/72)的患者接受了造影随访。其中98.5%(67/72)患者动脉瘤完全闭塞,1.5%(1/72)患者瘤颈部残留。

晚期造影结果

晚期造影随访时间为术后36个月,84.7%(61/72)的患者接受了造影随访,结果显示所有动脉瘤均完全闭塞。早期血管造影随访时,发现支架内膜增生2例,在24个月的随访血管造影中观察到这种内膜增生的不均匀退化(图3)。本组数据并发症发生率和支架内狭窄率均非常低。其主要原因在于:支架可以完全回收,必要时重新释放,从而达到精准定位和释放。此外,p64最佳径向力进一步减少了支架展开期间的摩擦,从而实现良好贴壁,随访结果见表3、4和5。

图3.采用p64治疗的床突上段动脉瘤的首次随访(a,白色箭头),显示内膜增生(b,黑色虚线箭头),之后维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血管造影显示内膜增生得到改善(c,黑色箭头)。

临床结局

72例患者临床随访数据显示:其中71例患者的mRS保持稳定并且均为0分。1例患者出现晚期动脉瘤破裂,呈永久性致残(表6)。7例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增加,改用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替代氯吡格雷。

并发症情况

在该研究中,一例患者(1.38%)为永久性术后致残,其为迟发性动脉瘤破裂导致,患者随访时mRS评分为3。该患者在治疗后14天(即出院后9天)出现严重头痛和视力丧失。图4为患者正在接受右颈内动脉的巨大、宽颈、眼段动脉瘤治疗。该患者头颅磁共振显示动脉瘤增大,形状发生变化,局部形成血肿(图5)。

图4.右侧ICA眼段巨大动脉瘤(a)采用单个p64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b)。无术中并发症,手术结束时可见动脉瘤内血流停滞(c)。注意编织镍钛丝(箭头)和支架近端标记(箭头)的射线不透性。

图5.MRI轴位T2(a)和冠状T2FLAIR(c)加权序列显示动脉瘤增大,逐渐增大的血肿累及右侧额叶并伴有邻近脑组织水肿。特别是SWI上动脉瘤的不规则外观(b),由于延迟破裂而在动脉瘤外侧和下方形成低信号区。(TOF)MRA(d)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无狭窄。

04结论

p64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组稿

张颖影副教授

医院

编译

李冬辉主治医师

浙医二院长兴院区

审校

吴培博士

哈尔滨医院

终审

刘建民教授

医院卒中中心

主任

运用p64血流导向装置来治疗颅内动脉瘤:目前的经验以及技术方面的问题血流导向装置治疗脑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在A?,M?,P?以及远端动脉瘤中的应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