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方兴为爱middot第24期急性大脑 [复制链接]

1#

本期主编

杨海华

医院介入神经病学博士毕业,现为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任北京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神经内科介入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院神经介入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慢性病防治管理委员会委员。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SCI3篇,长期从事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工作。

病例

病史

患者中年男性,主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能1.5小时”入院。

既往史:体健,有吸烟史。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1.5小时安静状态下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能,症状逐渐加重,随后出现意识不清,伴双眼向右侧凝视,急呼叫急救车送入我院急诊,查血糖示8.5mmol/L,头CT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查体:神志不清,嗜睡,双眼向左侧凝视,查体不能配合,混合性失语,右侧肢体肌0级,右侧病理征阳性。NIHSS评分:14分初步诊断:脑梗死左侧颈内动脉系统大脑中动脉闭塞可能

患者非增强CT扫描未见出血,ASPECT评分:9分。

治疗方案

1、患者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失语,综合考虑左侧颈动脉系统急性闭塞可能性大

2、向家属交待病情后予以静脉溶栓治疗并立即上台行脑血管造影,必要时血管内介入取栓治疗

行主动脉弓造影示:右侧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通畅,左侧大脑中动脉未见显影,考虑闭塞

治疗策略

1、患者右侧肢体无力、失语、意识不清,定位在左侧颈内动脉系统,结合造影结果考虑病变为左侧大脑动脉M1段闭塞;

2、采取支架结合中间导管抽吸的方法进行取栓;

3、患者中年男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原因不明,取栓后如果仍然不能开通,可行补救性治疗,包括血管成形术、替罗非班抗栓治疗。

手术过程

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8F动脉鞘,沿鞘送入8F导引导管、多功能导管组合,在导丝导引下将8F导引导管送入左侧颈内动脉远端,沿导引导管送入颅内支持导管至颈动脉末端。

沿颅内支持导管送入微导丝、微导管组合,将微导管送入到大脑中动脉M2段,“冒烟”示远端血管通畅。

沿微导管释放颅内取栓支架4-30mm至闭塞处。支架释放后,将颅内支持导管沿支架导丝送入到大脑中动脉,负压抽吸中间导管,支架释放5分钟后在负压下回撤支架,可见少量血栓。第一次取栓后复查造影示血管再通,TICI血流3级,局部狭窄,予以替罗非班12ml导管内注入,并予以静脉泵入替罗非班9ml/H。

观察10分钟后复查造影,示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前向血流减慢。

第一次球囊扩张

支架取栓后血管再狭窄,予以球囊2.0-10mm扩张,扩张后血管狭窄好转。

第二次球囊扩张

第一次球囊扩张后观察10分钟,血管再次狭窄,血流减慢,再次予以球囊2.0-10mm扩张,扩张后血管狭窄好转。

第三次球囊扩张

第二次球囊扩张后观察10分钟,血管再次狭窄,血流减慢,再次予以球囊2.0-10mm扩张,扩张后血管狭窄好转,但局部仍有狭窄且伴有高密度血管影。

再次经导管内注入替罗非10mm,观察10分钟后复查造影示血流通畅,前向血流好转,未见高密度血栓影,结束手术,行DynaCT检查未见出血。

术后

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查体:神志清楚,轻度混合性失语,右侧肢体肌4+级,右侧病理征阳性。NIHSS评分:4分

术后24小时复查头颅CT未见出血及大面积脑梗死。

术后1周复查头MRI示左侧额、顶叶散在缺血灶,头MR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通畅,未再出现闭塞。

术后10天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查体:神志清楚,语利,四肢肌力5级。NIHSS评分:0分,mRS评分0分。

总结

该病例为中年患者,既往体健,无脑血管病高危因素,结合影像特点,考虑夹层继发血栓形成,引起远端栓塞及低灌注;

取栓后予以血管成形术,但反复闭塞及局部血栓形成,术中曾考虑使用支架置入,但因大脑中动脉早分叉,M1段较短,且直径较大脑前动脉及颈动脉末端血管细,支架不好定位,支架后再闭塞难以处理,因此尽量不植入支架,术后1周复查头MRA未见明显狭窄,支持夹层病变可能;

取栓后补救性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成形、替罗非班抗栓等)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