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1岁钢琴女教师昏迷不醒,约40 [复制链接]

1#
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1/5477291.html

都市快报讯前不久,浙江大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了一名21岁的钢琴女教师。平时身体健康的她在家中突然昏迷不醒,家人紧急拨打医院后,检查发现她的颅内有一个直径约3厘米的动脉瘤破裂出血,从而引起昏迷。

幸亏送医及时,经过神经外科团队及时介入手术,这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又重新回归岗位继续工作了。

浙江大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建民教授说,颅内动脉瘤就像“不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一旦破裂,患者将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颅内动脉瘤好比“不定时炸弹”

约40%的颅内动脉瘤破裂会致命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可引发出血性脑卒中(脑溢血)。虽然并非真正的“肿瘤”,但颅内动脉瘤被称为大脑里的“不定时炸弹”,具有发病率高、发病急、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约40%的颅内动脉瘤破裂病例都是致命的,其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为凶险。

张建民教授指出,颅内动脉瘤的年破裂率为1%左右,动脉瘤大小、动脉瘤位于后循环、动脉瘤壁上有子囊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既往史均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

并非所有颅内动脉瘤都需要干预

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主流治疗方式

不过,并非所有的颅内动脉瘤都需要干预,首先应全面评估颅内动脉瘤的破裂风险。

破裂风险低的患者需定期复查随访,破裂风险高和已经破裂的患者则需要进行开颅夹闭治疗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具体的治疗选择则要多方面综合考量,比如患者的年龄、动脉瘤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医疗机构的诊疗流程、硬件设施和技术水平等。

其中,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从动脉中将特殊合金材料做的弹簧圈或密网支架解脱在动脉瘤内,从而在腔内造成血栓,达到栓塞动脉瘤的目的,使得动脉瘤瘤壁不再承受血流冲击压力,也就不再出血。

“相较开颅夹闭治疗存在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血管内介入治疗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手术本身导致的患者致死率、致残率低的优势,已成为优先考虑选择的治疗方式。”浙江大医院神经介入负责人许璟说道。

率先运用前沿理念和技术

打造区域卒中防治“高地”

在动脉瘤诊疗方面,浙江大医院神经外科依据国际先进理念结合国内实际经验,率先制定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规范化诊治流程”,由脑血管介入医师和外科手术医师共同组成一支专业团队,紧跟动脉瘤治疗前沿,率先应用最新的治疗理念和技术,能够为动脉瘤患者提供规范化、个性化诊治方案,包括开颅夹闭治疗、血管介入治疗或二者结合的治疗,以及血管搭桥治疗。

“针对复杂、巨大的动脉瘤,我们通常开展一站式杂交手术。”张建民教授说,比如此前曾接诊一位动脉瘤病情复杂的患者,常规的开颅手术和介入治疗均无法解决问题,最后在复合手术室进行了颞浅动脉搭桥联合球囊阻塞下动脉瘤塑形,将开颅手术和血管内介入两者的优势集于一体,手术顺利完成且患者预后较好。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使用一些探索性的创新手术方式。”许璟补充道,比如前段时间接诊上午一名患者,动脉夹层病变总长度超过30mm,累及小脑后下动脉(PICA)等重要分支,右侧椎动脉发育不良,且瘤内血栓形成,使用常规的方法不可行,而使用多个普通支架叠加辅助弹簧圈栓塞的方法,动脉瘤远期复发率极高。最终,我们选择了创新的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桥接的方式进行治疗,半年后随访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规范院前转运流程

推动浙江省卒中诊治水平实现稳步提升

浙大二院神经外科成立于年,是浙江省最早成立的神经外科,是首批15个国家级神经介入进修与培训基地之一,也是首批浙江省“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脑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授予的首批高级卒中中心之一,中心严格按照高级卒中中心的标准执行各项卒中工作流程,并持续进行多方面的质量改进。同时作为浙江省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医院开展的脑卒中诊疗包括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等质量进行监测并提出指导意见。卒中中心同时与浙江省*府部门协作,在浙江省卫生计生委相关部门鼎力支持下,对各级卒中中心开展定期反馈分析、规范化目标管理,实现医疗数据的动态化、信息化管理,加强区域性卒中防治网络建设。

张建民教授表示,该区域性卒中防治网络系统能有效保证每例患者在接诊后第一时间得到预通知并启动院内流程,缩短患者发病到诊治的时间,有效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目前已迅速推广至浙江省内各卒中中心,并有望通过该系统快速识别大血管闭塞患者,进一步规范院前转运流程,推动浙江省卒中诊治水平实现稳步提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