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王振雅文/图)
9月20日晚10点,凌锋教授在医院凌锋教授正在为一位患者义诊
年9月18日晚7点,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教授出现在西安机场,她身穿一件白色外套、脚蹬一双深蓝色运动鞋,三步并两步的急匆匆地走着。
她的目的地是距离西安公里外的陕西渭南市蒲城县。那里将举办中国志愿医生赋能基层蒲城站项目启动会。
年3月,凌锋医院胡大一教授,成立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号召全国在册的医生加入志愿医生组织,目标之一就是走遍全国个贫困县,免费为当地患者进行义诊,缓解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短缺现象。
凌锋将个贫困县逐一列表,“已经脱贫的县”和“已经走过的县”都用记号记得清清楚楚。
当天,健康时报记者跟随凌锋教授,来到蒲城县,记录她和志愿者们的故事。
就地手术,疑难杂症带回北京
“听说北京的大专家来义诊,一大早就开车来了。”9月19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医院的一位医生,带着患者的病历与医学影像来找凌锋教授看病。
“这医院住院治疗,今年67岁,女性,患有斜坡脑膜瘤,出现脑积水情况,脑干也明显受压,现在对于做不做手术拿不定。”这位医生介绍,问了许多西安的神经外科的专家,有的说做手术,有的说做不了。
凌锋接过片子看后说,这是一个良性的瘤子,切除后能延长患者寿命,改善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患者才67岁,应该去做手术。不过这个手术,需要颅底外科的显微手术,难度较大,当地做不了。
“这个病人我们带回了,来北京做手术吧。”听到凌教授的话,这位医生激动不已地说,“太好了,患者有救了。”
带回基层无法处理的疑难杂症,是志愿团队的5项行动之一。年8月30日~9月2日,中国志愿医生在承德义诊时,带回了复杂病人5例;年9月5日~9月8日,内蒙古站义诊,带回复杂病人3例;年7月30日~8月2日,青海站义诊,带回病例1例……
条件成熟的志愿医生就在当地把手术做了。9月19日下午2点20分,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菅凤增与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医院,为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李维新介绍,“手术不到20分钟,第二天患者就能下床,解决了患者长期的腰部疼痛。”
“其实,志愿医生的行动,不只是给患者义诊,更重要的是帮助基层医生,培训他们,给他们做手术演示,建立长期帮扶的专项技术工作站。最终是希望通过1~3年,基层医疗水平上升,做到大病不出县。”凌锋介绍,这才是真正做到赋能基层。
为了扶贫、赋能基层医疗,从年3月20日开始,三年多时间里,凌锋教授带领着约名中国志愿医生走了多个贫困县,建立了多个工作站。志愿医生团队中的李维新教授就是一个代表,他自愿在渭南市10个县市区建设脊柱神经外科工作站。医院就是其中一个,年建站后,该院神经外科建设提速,1年多的时间,开颅手术共做了例,让患者在本地就可以接受到以前不能在当地开展的手术治疗。
给基层留下一支走不了的医疗队
蒲城县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总人口约80万人。在渭南地区,70%的地下水属于高氟地下水,由此产生的地方性氟病分布范围广泛,其中脊柱关节患病率11.11%。蒲城县也不例外。
“年9月,我们志愿医生在渭南地区调研时,发现门诊有大量的颈肩腰腿痛患者,很多病人已形成脊柱退行性变、脊柱侧弯、椎管狭窄等,而此类疾病都需要脊柱手术,医院几乎没有开展脊柱显微手术的能力。”凌锋教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例如,蒲城县的颈椎管狭窄患者,医院治疗要花6.7万元,报销50%后,个人承担3.35万元。而如医院手术不会超过4.5万元,报销70%后,个人承担1.35万元。”凌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患者在当地就医治疗费用可省近2万元左右。
然而,在渭南地区像医院,脊柱神经外科业务几乎是空白。此外,像医院这样,虽然经过李维新教授一年的培训,掌握了技术的基层神经外科医生,却因为没有专业的设备和器械而开展不了脊柱手术。
“放水养鱼,放医疗技术之水,养基层人才之鱼,才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凌锋介绍,中国志愿医生团队决定在医院建立显微脊柱外科中心,并给他们捐赠所需医疗设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就是一台显微镜。”年9月19日,凌锋带领中国志愿医生,在医院召开“中国志愿医生基层赋能项目蒲城站启动会”。该项目启动后,北京凌锋公益基金会向医院捐赠了一台价值80万元的蔡司S88手术显微镜。
“捐赠的这80万,是我一个个门诊费攒出来的,我的义诊就是北京凌锋公益基金会宣传的窗口。”凌锋说,扶持一个基层脊柱中心,每年完成例脊柱手术,将会给当地百姓节省大约万,这个付出值得。
非洲考察救了同胞一命
“每个医生都有爱心,而中国志愿者医生就是让医生的爱心有释放的平台。”凌锋介绍,中国志愿医生非洲项目最早萌芽于一次国外考察。
年,凌锋教授受原国家卫计委邀请,到埃塞俄比亚、几内亚等东非地区考察。
“治疗儿童脑积水这一疾病,国际上已经存在成熟的、费用较低的技术。然而这项技术却未引入几内亚,较差医疗条件使得当地妇女、儿童死亡率非常高。”凌锋介绍,为了帮助几内亚的患者以及医师,设立了中国志愿者几内亚儿童脑积水项目,并与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的项目紧密联合。
年9月11日,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志愿者医生,在一次行动中声名大噪,被赞为“战狼III行动”。
当时,47岁的文晓彦,是埃塞俄比亚东方钢铁有限公司的一名中国机修工,突发大脑中动脉瘤破裂,情况十分危急。巧遇凌锋教授带领的医院的4名中国志愿医生小分队正在当地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
但是,中国志愿医生在当地行医资质受限,不能直接给患者做手术。9月13日,凌锋教授、鲍遇海教授和陈革教授以指导专家的身份组成手术团队为患者进行手术,手术非常成功。
“中国志愿医生,无论是基层还是援外,对于医生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总会遇到没遇到的情况,”凌锋常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中国志愿医生几内亚站,是中国志愿医生项目成立以来首次赴国外开展医疗援助活动。年4月11日,中国志愿医生与几内亚医生神经外科团队就一位4个月大脑积水患儿治疗方案进行交流讨论,决定于次日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然而在4月12日9点45分,脑积水患儿刚刚麻醉完成,手术室突然停电。
医院医院医疗队李晓北队长立即将医疗队驻地所用发电机电医院发电机上,总算是有惊无险,及时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近3个小时后,当日中午12时46分,手术顺利结束,脑积水患儿麻醉苏醒后送回普通病房。
返程路上遇车祸:走,我们是医生
年9月19日晚9点,中国志愿医生蒲城站活动结束后,凌锋教授一行人返程行驶到陕西西安阎良区G5(西禹高速)路段时,遇到前方发生多车追尾重大交通事故。他们的车被堵在了高速路上。
“走,我们是医生,如果需要急救,我们能帮上忙。”凌锋教授得知前方发生车祸时,第一时间带领中国志愿医生菅凤增、李维新以及志愿者张建东、菅丰,一路小跑,徒步大约1.5公里赶赴现场救援。
多车追尾,其中包括多辆大货车、小轿车的车体破损,事故现场非常惨烈。记者现场看到,情况最严重的是两辆大卡车追尾。后车车头撞进前车车尾,后车驾驶室被挤压变形,驾驶室内情况难以查明。
“遇到现场救护,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查验伤情,了解事故原因,判断伤员位置和预估人数。”凌锋介绍。
*医出身的李维新教授立即攀上后车驾驶室的侧缝中给司机验伤。
“当时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但无法判断驾驶室内还有无其它伤员。”李维新告诉记者。期间,李维新曾尝试从后车车厢进入到驾驶室查看情况,但打开后车车厢之后,车厢堆满货物,根本无法前行到驾驶室位置。
随即救援逐步展开,消防队员、路*人员、指挥调度车辆赶来,最终将两辆大卡车拉开,暴露出后车的驾驶室和车厢,没有发现新的伤员。“后车车内,只有一个人。已经没有呼吸了”现场救援人员喊道。
后车司机被抬出,凌锋教授为其盖上遮身布,“上去摸了一下,已经没有呼吸了。”
“后脑勺全没了,人已经不行了。”当地救护人员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一名大货车司机不幸离世。
“虽然没机会救人,但医生在现场,会起到让现场工作人员安心的作用。”李维新说。
“中国志愿医生,在人的生命发生危险时一定要挺身而出。”凌锋说,“伤情就是命令,车祸就有伤员。随时随地用我们的良心和技术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就是我们中国志愿医生。”
编辑: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