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的检查结果。
红网时刻3月24日讯(通讯员张璋唐维林彤)“头疼,头晕,走路不稳,突然就感觉到看东西模模糊糊,但过一两个小时症状就减轻了……”今年50岁的*先生,最近很奇怪,动不动就有上述症状,刚开始觉得自己是太累了,休息一会儿就好了。可是家人看着不对劲,医院就诊。
隐蔽的“小卒中”被发现
医院神经内科,经过一系列问询检查后,医生刘渊建议做脑部CT平扫,但并未发现明显异常。*先生说家人大惊小怪,嚷着要回去。患者明明头晕头痛,突发视觉模糊,行走不稳,但影像资料显示与患者描述不符。临床上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会与偏头痛、癫痫等疾病鉴别困难。经验丰富的医生还是建议*先生进一步CT动脉血管显像、核磁共振脑灌注成像等检查明确病因。
在放射科,检查显示,*先生双侧额叶有少许缺血灶,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远端分支稀疏细小,右侧颈内动脉近端狭窄,左椎动脉细小。
刘渊解释,在临床上部分慢性颅内动脉闭塞,在CT或普通核磁共振下发现不了明显病灶,而*先生有缺血症状,存在血管供应部不足,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有大动脉的狭窄,并利用核磁共振灌注功能成像进而评估是否有脑缺血情况。
核磁共振灌注功能成医院放射科开展的新技术,通过对脑部灌注功能成像检查明确了*先生的病因。根据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先生被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卒中”),右侧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医生建议进一步评估介入手术治疗的指征。
小卒中大麻烦千万不要忽视
短暂性脑缺血,是指由于脑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不伴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发作。临床症状一般多在1-2小时内恢复,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且影像学上没有急性脑梗死的证据。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还可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以及失语,多有反复发作的病史,严重时可并发脑梗死、脑栓塞。
小卒中的发生率约为12%到25%,年龄超过45岁的人中,约有10%可能会发生小卒中。老年人中的小卒中发生率更高。
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林彤提醒,小卒中,通常会出现头晕、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言语不利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短暂出现,然后自己缓解。如果没有就医,并且做核磁共振等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就可能被忽视或误诊。
核磁共振灌注功能成像是一种较为先进检查手段,采集速度快,简便易行,病变检出率高,图像质量好,能评估脑缺血和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可评估脑肿瘤微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还可早期显示血液动力方面疾病,并可以指导疾病的治疗及判断预后,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学影像资料,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如小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缺血性卒中、脑动脉狭窄、脑肿瘤鉴别诊断。
小卒中是发生卒中的重要先兆,虽然症状对于人的危害不大,但如果不重视,真正的卒中将会在短期内发生。解决小卒中危害的关键,是进行早期的治疗,主要措施是改善大脑供血。患者和家人,在发现小卒中表现后,不能因为症状消退,就不当回事,而是应该及时就医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