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是颅内夹层动脉瘤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专业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什么是颅内夹层动脉瘤

一、定义

颅内动脉血管壁是由内膜、中膜和外膜组成,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动脉血管壁的内膜破裂或者内膜及中膜破裂,血液进入颅内动脉血管壁的内膜于中膜之间或中膜与外膜之间则形成颅内动脉夹层,容易造成颅内血管狭窄、闭塞或破裂。其中,当血液进入颅内动脉血管壁的中膜与外膜之间时,外膜向外呈瘤样突起形成颅内夹层动脉瘤。

二、病因

具体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好发于青年或中年人。若颅内夹层动脉瘤破裂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其病死率为19%~50%。目前,我们通常认为脑动脉夹层按发病机制可分为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p>

1、头、颈部外伤:轻微外伤,如颈部按摩推拿,过伸过曲及转头动作,甚至咳嗽、呕吐、打喷嚏等也可引起夹层。

2、潜在的动脉疾病:导致血管壁的易损性,血管内膜易发生撕裂。

3、感染:近期感染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可诱发脑动脉夹层。

4、肌纤维发育不良

5、高血压病等

三、分型

我们通常根据颅内夹层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将其分为四种类型:经典型,节段扩张型,延长扩张型和局部巨大占位型。

四、临床表现

颅内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多样,与病变血管壁的病理损伤模式和管腔构型密切相关,可有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和神经压迫症状等临床表现。

1、急性缺血:以严重偏头痛为主要表现

2、慢性缺血:夹层动脉瘤可产生血栓粒子,导致颅内动脉栓塞

3、占位效应:压迫周围的脑组织或颅神经,最终导致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颅神经症状。

4、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动脉外膜较薄弱和缺乏血管周围支持组织,导致79%病人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

五、诊断

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夹层动脉瘤结构不规则,血管在影像学检查时会有串珠样改变、动脉闭塞、内膜片、双腔征等。临床上常结合核磁共振头部平扫,核磁共振脑血管成像,CT脑血管成像和全脑血管造影(DSA)等进行综合评估。

六、治疗

1、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夹层动脉瘤是现在广泛用于一线的治疗方法。其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密网支架,普通支架结合弹簧圈,载瘤动脉闭塞等。

2、当颅内夹层动脉瘤破裂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时,需进行紧急外科干预。研究表明,破裂后治疗的患者病死率为20%,未治疗的患者病死率为50%。

七、注意事项

1、颅内夹层动脉瘤未破裂的患者,应避免引起血压及颅内压增高的诱因:尽量避免用力排便、咳嗽、喷嚏和情绪激动等。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医院进行影像学随访,若出现临床症状或夹层动脉瘤持续存在或逐渐扩展的患者建议及时行手术治疗。

2、若颅内夹层动脉瘤破裂,医院就诊,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八、病例分享

病例1: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

女,8岁,间断性头痛3周

术前全脑血管造影显示:颅内椎-基底动脉结合部巨大夹层动脉瘤(图中白色箭头所示)

术中采用两枚Pipeline密网支架桥接+弹簧圈疏松填塞+球囊闭塞对侧椎动脉以远部位的治疗策略

术后8个月复查:动脉瘤完全栓塞

病例2: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

术前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右侧颈内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图中白色箭头所示)

术中成功放置一枚Pipeline密网支架,支架打开良好(图中*色箭头所示)

术后12个月复查,颅内动脉瘤完全消失(图中蓝色箭头所示)

病例3:大脑中动脉M1段夹层动脉瘤的治疗

女,33岁,间断头痛半年

术前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大脑中动脉M1段夹层动脉瘤(图中蓝色箭头所示)

术中成功放置一枚Pipeline密网支架,支架打开良好(图中绿色箭头所示)

术后6个月复查:动脉瘤完全栓塞(图中红色箭头所示)

病例4:大脑前动脉A2段复发夹层动脉瘤的治疗

女,28岁,头痛九月余,外院检查发现A2段夹层动脉瘤,并行治疗,术后6个月复发。

术前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大脑前动脉A2段夹层动脉瘤治疗后复发(图中红色箭头所示)

术中成功放置一枚Pipeline密网支架,支架打开良好(图中绿色箭头所示)

术后3个月复查,动脉瘤完全栓塞(图中红色箭头所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