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医疗器械行业都发生了什么?下面,医迈德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
福建:3月1日起,严查医药代表
近日,福建省卫健委、省药监局发布了《福建省公立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接待医药代表管理暂行规定,医院的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自年3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2年。福建省《医药代表管理规定》要求,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从事药品产品信息传递、沟通、反馈等学术推广活动人员(以下统称“医药代表”)来院,必须登记建档、提前预约,并符合“三定两有”规定。更强调,医药代表在院内业务活动严格禁止七大类情形,三次违规即禁止该医药代表进入医疗机构,并停用涉事企业的药品、器械产品。
人工关节国采接续正式启动,多省份开启报量
2月23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接续采购公告(第1号)》。本次集中带量采购产品为初次置换人工全髋关节、初次置换人工全膝关节,含增材制造技术(即3D打印)类产品。定制化增材制造技术产品可自愿参加。接续采购周期为3年。近日,北京、四川、上海、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多地发布《关于开展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接续采购需求量填报工作的通知》,宣布启动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接续采购需求量填报工作。
国家医保局:一批械企“禁入”市场
2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价格招采信用评价“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评定结果(第8期)》。26家药品、医疗器械企业被纳入失信黑名单。其中4家被评定为“特别严重”失信,22家被评定为“严重”失信。根据国家医保局此前发布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级的裁量基准(版)》,各大企业在本地招标采购市场的失信情况评定为“一般”“中等”“严重”“特别严重”四个等级。对于失信等级评定为“严重”、“特别严重”的医药企业,除提醒告诫、提示风险外,还会限制或暂停该企业全部药品和医用耗材挂网、投标或配送资格。
国家药监局:颅内动脉瘤CT造影图像辅助检测软件获批上市
3月1日,国家药监局